兩日後就踏入2018,老生常談都要說一說新一年願望。說到願望不能不找回盤古初開的那份初衷,時間回到孩子出生的一刻,所有人的願望都是希望他們健康愉快。隨着成長,人們施加在孩子身上的願望越來越多,讀好書、考好試、入到心儀學校……「健康」兩字,不知不覺間放置在閒角。
有人說,這個年頭,小朋友吸取的營養多、疾病預防工作做得好,要身體健康不是問題。然而,這個年頭,小朋友的健康隱患並不來自缺乏營養,而是來自缺乏休息。長期的超長工時,情況普遍。網上有父母分享內心掙扎,說他們讀小學的兒子晚上做功課,累得忍不住睡着了,媽媽掙扎應該拍醒兒子要他繼續做、還是讓他一直睡到天亮,換來翌日老師對他欠交功課的責罵。初看,我還以為是粵語殘片,後來才知道這情況其實不罕見。一位朋友更展示他手機內的一張相片,相片裏的掛牆鐘顯示已是晚上十一點,坐在靠牆椅子上的兒子仍然低頭趕功課。他的兒子,那時才小學三年級。到學期完結之後,就聽到朋友為兒子轉校的消息。
我在不同場合經常聽到「火柴人」這個別號。通常是形容那些功課太多、跑跳太少,晚上太遲睡、早上太早起,寢食不安,弄得不長肉、不長高,只得頭大的小學生。環顧四周,火柴人學生是不是越來越多?我不敢說,只知道很多小學生活得很不健康。就讓2018年是孩子們重拾健康的一年,重拾的是生活健康,也是身體和精神健康。
蘇菲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