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創意】老夫子是武俠漫畫 - 余家強

【有限創意】老夫子是武俠漫畫 - 余家強

幾天後的元旦,便是老王澤逝世一周年,強調老,fans自會明白,《老夫子》原作者王家禧借用兒子之名做筆名,所以小王澤(或稱真王澤)依然好端端在世──雖說小,也屬我長輩了,我全家到台北旅遊會拜訪他畫室。他本業建築學教授,但爸爸(老王澤)既開下如此玩笑,為人子者又遺傳美術細胞,責無旁貸,早已接棒多年。愈講愈複雜,根本你只須要知道:《老夫子》六十多年來始終由「王澤」執筆,更六十多年來從未遠離我們。
王教授指出,他尊翁強項在於表達動作技擊,這與大眾認知大不同,卻想深一層,《老夫子》的四格六格又的確不乏打臭飛、決鬥等畫面喎,毛筆線條之運用,揮灑自如,其外傳大長篇《水虎傳》,更徹頭徹尾是一部打書。傳來逝世消息當日,我與黃玉郎微信聊天,黃寫道:「王澤先生是我很尊重的前輩,高壽仙遊,為他高興!」同氣連枝,只是一邊被標籤為幽默,一邊被標籤為暴力,看似水火不容,其實畫家們原沒門戶之見,時機際遇造就出兩大派別,耐人尋味。
以上武的部份,俠呢?敢問:你思考過老夫子是何許人嗎?王教授告訴我:「足夠寫篇博士論文。有人說老夫子仗義疏財,但他有時又會很暴發戶、很孤寒;有人說老夫子是傳統道德捍衛者,但他有時又會扮女人、易服癖。翻到下一頁便新故事,我只會答,老夫子的最大特色就是自由,沒有比這更重要了。」太史公撰《游俠列傳》,重點在游(遊);李太白撰《俠客行》,重點在行;老夫子三更貧五更富,浪跡天涯無拘無束,亦無常形,不變的是懲戒壞人時被打到甩皮甩骨仍屢敗屢戰,面對為富不仁的老趙永遠鬥氣冤家。老夫子的朋友,是光棍秦先生和肢體缺陷者大蕃薯,弱勢社群守望相助,深具俠風。
王家先祖王承斌奉系軍閥官拜直魯豫巡閱副使兼直隸督軍,城頭變幻大王旗,家道中落的王家禧流落香港竟以漫畫光耀門楣(功德包括教化讀者四字成語),遙想當年,他別開生面地借用尚在襁褓的長子之名,那種初為人父的喜悅何等天真,又何等胸懷廣闊,本身也恰似一段江湖奇聞。
所可惜者,何事我要「到」台灣拜訪?《老夫子》made in Hong Kong,小王澤是聖類斯中學校友,書中至今常常出現故地街景,但正如王教授說:「香港租金太貴,同樣價錢只能搬到元朗了。」於是畫室設在台北忠孝敦化巷弄,旺中帶靜,他和弟弟及一班仝寅畫得累了落街散散步喝杯咖啡。地產霸權談何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