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截肢跑手將於下月參加渣打馬拉松賽事,希望透過參賽向社會證明即使殘疾人士,也能完成普通人能做的事情,並藉此鼓勵其他殘疾人士,「以自己經歷令佢哋振作起嚟」。
朋友支持伴晨操
選手岑幸富2003年因車禍失去左手,左腳盆骨亦要鑲上螺絲固定,更一度失去基本生活能力,「連擰毛巾都擰唔乾」。阿富指經過朋友鼓勵,才開始跑步,更在2013年參與三項鐵人的比賽,奪得傷殘組別冠軍。他指今年初在朋友邀請下決定參加渣馬的半馬賽事,首次參加賽事的他除了晚上練習,還會相約朋友於上午5至6時練習,以適應比賽時間,「朋友支持最重要,有佢哋扶持,先容易堅持落去」。
阿富指參賽除為挑戰自己,更希望成為女兒的榜樣,憶起一個4至5歲小孩曾向其兩歲半的女兒說:「你睇吓,你爸爸冇咗隻手!」阿富指女兒可能還小,不明白該段說話,當刻沒有任何反應,但亦讓他明白自己應多參加各項賽事,讓女兒長大後能自豪地跟別人說:「我爸爸雖然喺失去咗左手,但亦能做到普通人所做嘅事情」。
參與十公里賽事的鄺遠興(Kuk)10年前患上心肌炎,導致腎等身體機能衰退,最終須切除右腳小腿和左腳腳趾。Kuk指平日除了跑步,亦會做深蹲等力量訓練,以鍛煉肌肉。他去年曾參加十公里賽事,但因當時使用錯誤訓練方法,最終未能完成賽事;今年初參加活動後,經過一些殘疾選手如余翠怡等指導新的訓練方法,「知道點樣拉好啲筋,了解到咩喺正確姿勢,就決定今年再次參加」,他指希望藉參加賽事讓外界知道殘疾人士「同平常人喺冇咩分別」,消除社會歧視。
同為參加十公里賽事的胡斯俊(Paul)因交通意外,失去小腿,已截肢超過40年的Paul今年首次參賽,鼓勵其他參賽的殘疾選手,要擁有一份毅力和堅持,不要隨便放棄。
■記者李思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