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籽:綠活2.0】
數月前,大陸頒佈新方案,拒收未經分揀的廢紙,本港廢紙出口商一度停收廢紙,出現「廢紙圍城」危機。事隔數月,環境局終於出手,呼籲市民集中回收「三紙兩膠」,「三紙」包括紙皮、辦公室用紙及報紙,「兩膠」指盛載飲品及個人護理產品的膠樽。至於雜誌、花紙、禮物盒等常見紙張來源,真的只剩送去堆填區的命運?
大陸今年七月頒佈《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指2018年初起,將禁止生活來源廢塑料、未經分揀的廢紙、紡織廢料及釩渣(冶煉鋼鐵的爐渣)這四類固體廢物進口。環保署上月底呈交至立法會的討論文件中,表明「只有紙皮、報紙和辦公室用紙三類可以回收,其他廢紙不要放入回收箱。」本月十九日正式開始宣傳,教市民集中回收「三紙兩膠」。按大陸最新進口標準,廢紙內的塑膠等雜質,不超過總重量的百分之零點五,便可如常進口,換言之,不屬「三紙」的雜誌紙同樣能夠回收,只要確保當中不含過多塑膠。
撕走塑膠塗層 雜誌變可回收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本月中,從市面購入十四本共三百七十八頁的雜誌,統計當中有塑膠塗層的頁數、重量及其佔總量的百分比。結果發現,有五本雜誌、共十二頁、重一百一十二克的封面、封底及內頁廣告含有塑膠塗層,佔該五本雜誌總重量(一千八百六十二克)的百分之六,同時佔全部十四本雜誌總重量(五千二百一十二克)的百分之二點一六,兩者均超出百分之零點五的雜質含量上限,無法被大陸回收。一般而言,含有塑膠塗層的紙張較光亮和厚身,綠惜地球指,只要公眾撕掉有關頁面,應可符合大陸入口標準,「我們是否僅僅為了這十二頁紙,而把其餘可回收廢紙扔到堆填區?」呼籲市民拯救雜誌,免得一些可回收的物料被廢棄於堆填區。
選擇簡約包裝 重用花紙禮物盒
除了雜誌,用於包裝禮物的花紙和禮物盒,也是廢紙來源,根據政府最新建議,它們並不在回收之列。記者購入五款常見花紙和四款禮物盒,讓綠惜地球代表以目測及手撕等方法,檢查它們是否適合回收。五款花紙包括防水包裝紙、聖誕老人圖案花紙、銀色帶輕微光亮色澤的花紙、帶有反光星星圖案的花紙及整張印有藍色花紋及銀色反光底的花紙。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檢查後,發現第四和第五款花紙質料較堅韌,大力拉扯下發現前者含塑膠塗層,後者更懷疑是以塑膠為主要原料製造,兩者在大陸新方案下均屬不能進口的類別,難以回收,建議盡量多次重用。至於銀色帶輕微光亮色澤的花紙,雖然有些微反光效果,但經檢查後發現只是普通紙張,效果相信與所用顏料有關,與防水包裝紙和聖誕老人圖案花紙一樣,可作回收。
禮物盒方面,帶有粉紅色閃粉和絲帶的款式,須移除這些非紙料部份方可回收,而手感較滑溜的款式亦含塑膠塗層,只有較簡樸的硬卡紙禮物盒方能整個回收。劉祉鋒建議應盡量避免使用花紙和禮物盒作額外包裝,「若真的要用,絲帶和閃粉等花巧可免則免,宜選擇較簡樸和純紙質的,比較環保,多次重用後要回收也較易處理。」
Facebook:綠惜地球 The Green Earth
記者:李煒汯
攝影:徐振國
編輯:陳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