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宜關窗 冷氣勿吹正頭過勞損正氣 冷風一吹恐面癱

睡覺宜關窗 冷氣勿吹正頭
過勞損正氣 冷風一吹恐面癱

【本報訊】忽然臉部活動異常,鏡前一照,赫然發現半邊臉的肌肉有如癱瘓,並有嘴歪及漏口等症狀,臉部肌肉似乎無法活動。中醫師指出這是面癱症狀,與中風不同,是因外邪侵襲所致,越早診治,越能以中藥及針灸驅風及疏通經絡,改善症狀,並提醒發病時勿過份驚恐,外出時可佩戴口罩遮掩臉部,避免臉部再受冷風吹襲,令病情進一步惡化。
記者:伍雅謙

註冊中醫師徐澤昌表示,中醫認為面癱成因為脈絡空虛,再受到外邪如風熱及風寒侵襲,阻塞經絡引致,當人體正氣不足,如長時間勞累、熬夜、休息不足、工作壓力大、飲食不節、產後身體虛弱、長者氣血陰陽不足等,再遇上天氣突然轉變,如突然轉寒及吹冷風,便會出現面癱情況。
天氣轉冷,身體陽氣便會收斂,若本身正氣不足,對抗外邪的抵抗力會下降,令外邪較易侵襲身體,尤其陽氣不足容易怕冷者,較易受外邪侵襲。徐稱,長時間接觸寒冷事物,如以冷水洗臉、經常吹冷風、喜吃冷食,亦會削弱脾胃功能,令外邪容易入侵身體。
徐指,面癱患者大多在早上起床後,發現自己的笑容樣貌有歪斜、刷牙漱口時會漏水、無法抬眉、一邊臉的虎紋消失,嚴重更有明顯嘴歪症狀、雙眼無法合上,不斷流眼水等情況,多因冬天入睡時,疏忽未有關好窗戶,又或夏天冷氣風口對正頭部,均容易出現面癱。
面癱看似與中風相似,其實症狀有異,面癱大多集中出現在臉部,不會有肢體上的問題,多只有半邊面癱,徐指,以西醫角度,面癱是因病毒侵襲半邊臉神經線所致,但嚴重患者亦可能兩邊臉同時出現面癱。至於中風則因腦血管引起,首先會出現肢體障礙,如半邊身動彈不得,又或有神志昏迷的情況。

宜發病15天內針灸驅風

治療黃金期是面癱發病首天至第15天,徐稱,越早診治,越能及早改善情況,初期可服用驅風治本的中藥如地龍、秦艽及僵蠶等,並輔以針灸疏通身體經絡,將入侵身體的外邪驅走,之後便根據病人個別體質調理治本,譬如益氣固表的北芪及黨參,又或滋陰養血的白芍及當歸等中藥。臨床所見,有病人接受治療一至兩周已改善病情,惟若錯過黃金治療期,康復時間最長可致3個月、半年甚至更久。
徐指,面癱不會引致疼痛,反而病人心理上的恐懼較大,建議在發病後,外出求醫時可戴上口罩,遮掩臉部症狀,亦能避免吹風,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也勿再進食辛辣生冷的食物,保持足夠休息。至於康復期間,病人可熱敷臉部、對着鏡子訓練臉部表情肌,如擘大口、抬眉、鼓腮及吹口哨等,亦可自行按摩臉部穴位如頰車、地倉及太陽穴等,每次輕揉穴位一至兩分鐘,均有助康復。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