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也有過節 - 曾志豪

過節也有過節 - 曾志豪

中國人還太累,連過甚麼節國家也要和你有過節,過一個聖誕節也要橫生枝節;中國人站起來了,西方的聖誕樹卻要倒下去了。
要說祖國對聖誕節的仇視和反感,還真不是昨天的事。很久以前,祖國便出現過一次「十常侍」事件……不對,是「十博士」事件,2006年,以北大清華為首的十所高等院校的哲學或教育學博士,發出了聯署信,號召國人要「慎對聖誕節」。
當時這十位吃飽飯憂國憂民的知識份子,為了抵制所謂「西洋文化」,聯署信並沒有用西曆的「2006年」記事方法,而是用了「丙戌年己亥月辛巳日」。你要是能不上網翻查資料便知道這是甚麼年月日子算你狠。
這是11年前的「聖誕風波」,當時中國未夠強大自信,只敢停留在「慎對」、「反思」的層面; 11年後,大國雄起了,鈔票多了高鐵長了甚麼都厲害了,於是由「慎對」變成「禁止」,教育機關發出通知,不讓你過聖誕,要改為慶祝毛澤東誕辰——毛主席是12月26日boxing day出生。
我們不再討論低層次的「抵制西洋文化」了,我就反問一句,中國近年不是大搞孔子學院,又大力推廣中國傳統文化,有些西方城市還會過「中國周」、「中國月」嗎?法國便有博物館大搞農曆年活動,在法國街頭舞龍舞獅,又發行生肖郵票等等。祖國媒體對此相當自豪,沒有覺得自己是「東洋文化入侵西方」,人家西方國家也沒有發出甚麼「抵制慎對」的呼籲,相安無事。
憑甚麼中國的文化節日可以大模廝樣走出去影響別人,人家的西方節日,卻是強盜入侵影響國人?你有本事便令美國人不過聖誕,只慶祝你老毛出生。
或許可以中西合璧:12月26日是毛主席出生大日子,是上天賜我中華的最大禮物,所以是boxing day。你講得出便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