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理論」(Chaos Theory) 有「蝴蝶效應」之說:蒙古草原有蝴蝶鼓翅,南非好望角不難捲起巨浪。聖誕前夕,美國大幅減稅,世界經濟能不風起雲湧?香港能不追隨?
美推稅改 一減見效
此趟減稅乃美國三十一年來之首次, 而幅度之大——利得稅率從35%削至21%,減幅達四成──取態之堅定──不設落日條款、乃長遠之計,足見透過減稅改革徹底改造經濟結構之決心。舉世最大經濟體有大動作,能不在全球每個角落引發迴響共鳴?繼四十年前中國改革開放、觸發世界製造業大遷徙後,此將掀起另一場翻天覆地的經濟巨變,是可定言。
遠的不說,為了節稅,長期以來,不少美國企業存放數以萬億美元計利潤於國外,當中尤以蘋果電腦般的高科技企業為然。稅改容許企業完稅15.5%即可調返海外利潤。那對國內投資將是支多大的生力軍?
即使海外利潤尚未回輸,減稅已即時發揮刺激之效:方案一通過,美國電訊巨無霸AT&T馬上宣佈給所有員工發放1,000美元花紅,同時增加投資十億美元。波音飛機及其他大企業紛紛仿效其事,發放員工花紅、增加投資。企業振奮之情溢於言表,那將推動消費、產業,經濟中興殆無懸念。
令企業振奮的可又不止於大幅減稅。特朗普上台後說得出、做得到,兌現廢除干預的競選承諾,扭轉奧巴馬對石油業的諸般限制、煞住對工會的政策傾斜、取消對互聯網的價格干預……凡此種種,傳遞的訊息清晰不過:今後拼經濟而非強物情就己意、揮舞有形之手改造社會。那是的而且確還富於民、讓人民而非官僚當家作主。
港若跟隨 勿大細超
當然,低處未算低。即使減稅後,美國的21%稅率仍較愛爾蘭的12.5%,加拿大的15%,以至香港的16.5%為高。然而稅率水平的高低雖是要緊,更是關鍵的是其取向:美國不是微調稅率,而是一口氣、無條件砍掉四成;並非挑個別行業來減,而是一視同仁,通通減。減稅、除干預,那是還權於民,大踏步朝着市場走。最大經濟體此番轉向,香港以至全世界能不有所應對?
美國未出招之先,林鄭月娥確有減稅之議,打算削減利得稅率一半──從16.5%降至8.25%──以鼓勵創新科技。然而優惠稅率只適用於首200萬元利潤,賺多過此數則稅率倍升。這個細眉細眼的兩級稅制形同歧視利潤過兩百萬元的企業,那又能鼓勵得出些甚麼?
顯而易見,林鄭月娥的兩級稅制是化簡為繁;名為鼓勵,實則玩大細超,專益那些獲官僚青睞之行業,以遂其分餅仔之長官企圖。官僚計劃干預果能發展經濟,中國又何須改革開放、特朗普哪還用廢除干預?
香港有過萬億元財政儲備,比財赤連綿的美國更具條件全面、大幅度減稅以振興經濟。審時度勢,又能不緊跟美國的陽光步伐,回到積極不干預的初衷,全面大幅減稅?
周一至周六刊出
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