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蘋果》記者昨日在大埔船灣淡水湖集水區追尋蝗蟲來歷時,發現4名男女帶同兩大袋的魚及龜在集水區水邊非法放生兼念經,恐有污染水塘食水之虞;愛護動物協會透露大埔區內上月亦曾發現有人在河道放生大量巴西龜,令人關注大埔區是否已成胡亂放生的黑點。水務署指關注事件,將加強在上址巡視,並指根據《水務設施條例》,在水塘放生屬違法,罪成最高可判監兩年及罰款五萬元。
昨午4時,記者見到3男1女帶同兩個大膠袋慢慢走至船灣淡水湖集水區河道河邊,他們先是拿出手機找出經文誦念,然後其中一人小心翼翼把兩大個膠袋內的東西倒進水中。記者發現被倒入集水區的包括多條魚,以及至少兩隻疑似龜或水魚的動物,相信是宗教放生活動,不過他們放生時極為低調,未有穿宗教服飾人士在場舉行儀式。
或害死放生動物
現時法例不准市民在水塘及其集水區胡亂放生動物,因擔心若動物死亡會污染水塘食水,記者曾上前追問該4男女何以非法放生,但對方不發一言離開。水務署指暫未有發現船灣淡水湖有水質異常情況。
今次已非大埔區首次有人胡亂放生,上月8日有市民舉報大量巴西龜遭人掉落大埔河道,疑有人放生,愛協督察當時沿河流搜索,結果發現一批巴西龜,其龜殼更被人用紅漆寫上中文名字及「放生」字樣,故相信涉宗教團體放生活動。愛協再次呼籲市民勿胡亂放生,因這可能意外害死被放生的動物,若放生到河道及水塘的動物屬非香港原生的掠奪性物種,更可能影響生態系統。
■記者關英傑、周子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