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胡亂放生形同殺生,在中港台都已引起關注。環保人士解釋,若在河道或郊野放生適應力較差的魚或昆蟲,被放生的生物可能會因覓食困難又或是接受不了新環境水質、細菌或寄生蟲而喪命;但若是放生適應力及攻擊頑強的外來物種如肉食性的魚類或龜類,卻又可能因生物迅速繁殖,致原有物種遭趕盡殺絕,破壞生態平衡造成另一場災難。
與本地斑雜交污染基因
有環保團體早前到西貢橋嘴島潛水期間,竟發現有沙巴龍躉,料已遍佈全港水域,包括荃灣、青衣、屯門、紅磡和中環碼頭,沙巴龍躉原本不屬於香港水域的物種,相信是善信放入海。沙巴龍躉屬人工雜交品種,放生後或與本地野生斑雜交,污染野生斑類基因庫。由於沙巴龍躉食量驚人,攻擊性強,本港水域原生魚類恐會被其大量獵食,威脅海洋生態。
在內地情況更為混亂,不少市民為了積德或圖利,紛紛在一些鄉村甚至公園放生各種千奇百怪的動物,包括狐狸、水蛇甚至有毒的眼鏡蛇,其中北京河口鎮一次集體放生數百隻狐狸事件,即連累當地村民大量家禽被狐狸獵殺。公安為打壓歪風,已曾屢次使用行政拘留措施處分胡亂放生人士。
■記者陳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