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呼籲各國接納難民,英國比特島(Bute)或是難民融入社區的模範。當地兩年前向每日受死亡威脅或迫害的24個敍利亞難民家庭敞開大門,島上約6,500名居民部份雖懷猜疑,但多數能包容他們。
希勒米與妻子、4歲兒子及1歲半女兒,10個月前由大馬士革市郊德拉雅(Darayya)逃至這個蘇格蘭西部離島,開始適應當地生活,希勒米指居民很接納他們,「初到貴境至今,我們只見友善和慈愛,散步逛街時,似乎所有人都對我們微笑,所有人都向我們揮手」。
提起家鄉,希勒米不期然流露憂傷神情,逃難全因當地政府軍打擊反對派戰事升級,民眾因轟炸或饑荒而死。他表示不久的將來都不會回國,希望學好英語後,可在蘇格蘭重返老本行印刷,因他想貢獻社區,「這裏的人太好,感覺賓至如歸」。
髮型師當義工回報居民
在大馬士革經營理髮店15年的髮型師達爾沙尼,年初與家人定居比特島後重開同名店舖,他稱到埗初期每晚都會讀5小時英文,約半年後已經上手,多得當地人用心指導,因此平日會當義工回報居民,感謝他們在自己最艱難時伸出援手。其實,比特島仍有少數居民反對收容難民,但因難民住屋與當地人隔開,居民生活及權利不至大受影響,大多數人都接受難民。
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