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聖誕傳統,不是送禮物或吃甚麼聖誕大餐,而是期待的學界精英籃球賽,或者是近年溫室效應,來到平安夜也不覺寒冷,昨日看完精英賽,更是熱血上心頭,連外套也不用穿。
今次比賽移師調景嶺體育館舉行,講硬件其實已相當不錯,起碼兩個場都有觀眾席,燈光也充足。這處更有一個地方優勝,就是球場和觀眾席的距離較合理;香港寸金尺土,就算去到修頓麥花臣都近乎「零距離」,對球員非常危險。
舊時學界賽多數是彩虹道或林士德,好處是二樓都有「企位」,可容納更多觀眾,調景嶺的二樓卻是緩跑徑,難以開放。比賽現場人山人海,工作人員幾乎每分鐘都要叫堆在門口的觀眾行入去,可是場內觀眾席已插針不下;情景叫我想起從前在九伊睇波的日子,有時遲去就只能坐在樓梯,打尾場的球員則企在門口,氣氛好到爆!
比賽中途和主辦單位談起,也嘆找到這個場已不易,要是有個場能夠「四面作戰」,同一時間上演四場比賽,那賽期也可縮短,學生們也更易協調時間;可惜香港單是找個場館有兩個場又同時有觀眾席也不易,遑論三個、四個場。不過調景嶺牆上沒有計分牌,結果要放地下,但太多人又遮住,令球迷餘下多少時間都要靠估。其實無論學界或甲一都需要場地,當所謂籃球聖地修頓場館都與國際要求相差甚遠,幾乎累香港失去世盃外圍賽主辦權,就可知一二。做大個餅是最好的方法,近年本地籃球發展不錯,有甲一常規賽事以外,有東方戰ABL,也有港隊打世盃外圍賽,加上下年的籃總盃,場地越來越重要。要是籃總能正視問題,青訓真正「用心」去做,不再弄出東方球員失落港隊資格,請公關將更多資訊放在社交平台,籃球,絕對有得做!
回說這次的學界精英賽,男女子傳統名校如男拔、英華及協恩等都順利躋身四強,不過男拔英華同處上線;尾場寶覺鬥葵裘錦秋也精采,本來後者牌面較高,曾湛元和楊嘉駿都是好手,但落到場就受制於寶覺的戰術,先是被人盯人而躁急,去到尾段又太執着於外圍,不斷射三分。或者NBA球風也影響到本地球壇,現場所見越來越多高佬都拉出去三分線,戰術偶一為之當然不錯,但訓練時間有限,命中率多數不高,結果是外圍屢射不入,反而浪費了自身優勢。港隊近年也需要內線高佬,希望這班好苗子能夠先做好基本,以後再發展其他進攻技術;欲速則不達,防守和內線腳步也未熟就射三分,絕非好事。
四強賽事,將在二月三及四日舉行,屆時又會回到大家熟悉的修頓球場,要是有時間,不妨到場觀戰,看看最純粹的熱血籃球,如何感動人心,讓你恨不得即刻落場打波!
仙道彬
熱愛睇波,更愛落場打波
http://www.facebook.com/sendohb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