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照片傳過來,四人合照,三男一女,一男坐,二男一女立,人人笑容可掬。一看,噢!坐着穿棕色長袖襯衫者不正是江漢!前些時(十二月七日)去世了,享年七十八。穿紅T恤的白髮男人,夫子自道——「穿紅衣是你老友翁午」,那是世交午哥、《金瓶梅》裏的鄆哥。其餘一男一女,午哥怕我年老記性差,註曰——「立於江漢之後是趙小山(左派名演員劉戀之子又是聲樂家)、朱虹(鳳凰當家花旦)。」原來人人有名堂,我眼拙,險些兒把小山哥錯認作王羽了(不過粗看,真有幾分像,對不?)。小山哥之母劉戀,是我喜歡的女演員,風情月意,燕懶鶯慵,視為留戀對象。朱虹固不必說,「長城」夏夢,「鳳凰」朱虹,盈盈佳人,世上罕有,不少人鍾情她的《金鷹》,跟風風流流的高遠一對兒,我獨喜跟傅奇合演的《情竇初開》,懷春少女,姿首清麗,濯濯如春月柳,任意之慧眼識英雌,一眼挑中。美人如今七十六,從照片看,氣度雍容,輪廓依然,少掉嬌憨情,多添華貴氣。趙小山,父親是左派影壇名人趙一山,創「華文」公司,拍了不少大陸紀錄電影,《泰山南北》、《萬里長城萬里長》、《昆明春曉》賣座空前,最負時譽。都是五六十年代電影人物,如今年輕人,大抵已不識荊。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昔日影人,不求聞達,撐起電影,輝煌燦爛,勞苦功高,脫帽致敬。
世交翁午,認識有五十年,其父翁靈文,雅號「影壇百搭」(今日言之,乃通天公關),人脈之廣,無出其右,難怪成為「無綫」最老的公關大員,離職外事科副總監曾醒明告我「在翁叔叔身上學習了不少物事。」翁伯伯說過「做公關是要做到不刻意,那才能稱成功,如果太顯眼,搶了老闆風頭,那就大告而不妙。」觀乎今日影圈經理人,接受訪問拍照多過旗下藝員,風頭搶盡,焉會不招忌。
翁午很早就進電影圈,得意之作自然是跟李香蘭合演的《金瓶梅》,演鄆哥,網上看過這部電影,的確演得不錯。及長,搖身一變,成為俊朗小生,在「鳳凰」地位僅次高遠、江漢。午哥年輕時,瀟灑倜儻,宜古宜今,既能演《金鷹》的扎布,也能演《迷人的假期》的許可法,只是性不近電影藝術,反熱心於攝影機械,六十年代後期退居幕後。翁午妻乃王葆真,當年兩人擺酒於尖沙嘴「樂宮樓」,母親喜看明星,逼着父親致電翁伯伯討喜酒喝。母親回來不住說「新娘子漂亮,跟翁午真是一對兒。」午哥耿介豪邁,說話嗓門大,心中不藏話,對愛情專一,如今依然鶼鰈情深,香巢築在香港半山。好了,四人說去三人,獨欠江漢,其父姜明,姓赫,此乃滿姓。滿人性烈,嗜烈酒,姜明豈能例外,能盡一兩瓶茅台臉不改容,彼有乃父風,千杯茅台喝不醉。劉伶嘗言「好酒不壞肝」,媽的!那是屁話,潮州怒漢亦嗜茅台,每夜乾一瓶,數年積壓下來,終在去年六月中風,險些掉命。江漢患管脈炎,後期要入療養院,當跟酗酒過度有關,彼乃「鳳凰」當家小生,跟高遠齊名,外型俊朗兼有正氣,因而多飾演憨直青年,間演古裝人物,看過他在《西施》演的「勾踐」,精確地刻劃出忍辱負重的落魄君王心態。
七十年代末,左派電影式微,江漢投身電視圈,四十年來扮演過不少教人難忘的人物——《烈火雄心》裏的根叔,如今仍常掛在觀眾的嘴邊。要我數其傑作,獨推六十年代的《巴士銀妙計除三害》,盧敦編劇,莫康時導演,白茵、江漢領銜主演。電影中先奸後忠,一口不大標準的廣東話,令人發噱又感親切。江河流逝,漢聲不再,一切隨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