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創意】點穴,男人的YY - 余家強

【有限創意】點穴,男人的YY - 余家強

取笑小輩發呆:「被點穴呀?」對方反問何解,因為他是不知武俠的一代。我沒好氣答:「大概像Harry Potter的魔法吧。」其實點穴更妙用無窮。現實裏,要打傷或打死一個人容易,但要恰好打暈又確保不帶後遺症、話醒就醒的,唯有點穴解穴了,它還能選擇能聽不能動、能視不能講等封鎖級別,何其方便,大俠制服敵人後要帶備麻繩五花大綁便不瀟灑啊。最神奇是,身為華人總相信點穴功夫有些根據,未至於像魔法荒誕不經,於是讀來益發躍躍欲試。
表現在小說裏是軟倒,《龍虎門》等漫畫則強調點穴止血,在影視裏是僵硬不動。如果你不知這些,恭喜你,你年輕。
《書劍恩仇錄》開筆即寫官家小姐李沅芷學武過程,含深意的,第一部金庸作品第一位登場角色,她誤打誤撞代表着我們普通人闖進江湖世界。基本功學完,李沅芷奇怪師父為什麼不肯教點穴,直至嫁給紅花會十四當家余魚同才獲解答:師父怎好意思在黃花閨女身上摸來摸去?小兩口笑了,今後,當然由為夫晚晚教賢妻如何認穴點穴解穴吧……
何止摸來摸去?作為《神鵰俠侶》甚至作為整套金書最著名的情節──迷姦小龍女!全靠點穴來轉折、推動,無巧不成書,若非歐陽鋒的獨門手法刁鑽難解,若非姑姑的意識在半夢半醒之間,何來重重誤會?平心而論,這設定頗為牽強,端賴讀者們本已對點穴有概念,故事才成立,失去文化共通語言的新一代便未必接受到,可惜了。不怕見笑,當年我會正如上文寫「躍躍欲試」,集體回憶,男人,你敢說讀這段時沒幻想過學懂點穴?
《鹿鼎記》提出了終極疑問。清俄邊境衝突,韋小寶叫雙兒表演點穴,嚇得敵軍以為「女巫妖法」(見第四十七回),後來簽定《尼布楚條約》。羅剎國驚的是:中國人若個個懂這絕技,戰爭還怎打得下去?杞人憂天了,根據武俠文學約定俗成,understood點穴(包括其他輕功和內功)不是人人學得會的,所以不等如古代中國擁有超級武器──但再諗深一層,真的很難學嗎?回溯所有武俠小說角色,只要肯學甚至不太肯學,哪有一個完全不懂武功?包括韋小寶自己,乃至《天龍八部》廢青游坦之轉頭可變絕世高手,合格率相當相當的高,羅剎國之擔心並非多餘,卻又不見史實出現過成隊點穴兵團喎。
咁即係點?文化上,華人不願把武俠小說類比淪為魔幻小說;但邏輯上同樣難以自圓其說。來到情節與最國際、近代接軌的《鹿鼎記》,宜乎是關門之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