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世界,幾年一個循環。想當年4-3-3或4-2-3-1大行其道,三後衞幾乎絕迹。但上賽季,干地證明用三後衞是可以拿英超冠軍的,三後衞潮流推至高𥧌。兩年下來,環顧整個英超,大部份球隊都踢過三後衞,但效果都不及車路士般好。那麼,還要追潮流嗎?
三後衞,無論3-4-3,或3-5-2,顯然都不是即食的陣式。三個後衞如何分配職責?兩個邊路翼衞攻防如何站位?兩個中場中是否夠力量應付對方中場?前場是否需要勤於回防?這些都是領隊或教練要思考的問題,還要考球員的戰術執行力。
早兩天前英格蘭中堅泰利喺英國天空體育一個節目中表示,效力車路士時,應付干地的操練很吃力,而且他會特意於操練中抽一個小時作戰術訓練,希望球員在比賽時切實執行他的3-4-3陣式。那就表明,想踢好三後衞,的確要下一番苦功。更重要是,球隊的人員配置要適合,例如你有像尼高路簡迪的防守中場,也有馬高斯阿朗素這樣恰如其份的翼衞,何樂而不為?
今季所向披靡的曼城,主帥哥迪奧拿(圖)本是「試新嘢」的表表者,在拜仁時就試過3-3-3-1的陣式,上季在曼城也曾試過三後衞,但表現不佳。今季的曼城,卻是還原基本步,傳統四人防線,兩邊翼鋒均是順腳,反其道而行。教練們,雖然你們不會有曼城的財力,但你們有能力向潮流說不!
文: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