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的本土派 - 曾志豪

沖繩的本土派 - 曾志豪

沖繩當然是日本的一個縣,《逃恥》的新垣結衣便是沖繩人。但來到沖繩的感覺,不知為何,總是有一種熟悉的中國味道。
第一晚在那霸一間料理店食飯,其中一道前菜,是一個四四方方紅色的食材。日式前菜天下聞名,馬上送入口中,哎喲,鹹鹹軟軟的,這不就是酒糟腐乳嗎?
再來一道沖繩名菜,彎彎曲曲綠色食材配上了豚肉,唔,其實就是苦瓜炒豬肉,用茶記術語,即是「涼瓜肉片」。
一看資料才知道,沖繩的菜式和日本本島完全不同,沒有我們吃慣的和式精緻,反而有一種濃烈的中菜味。沖繩人有一句俗語,叫做「除了叫聲不能吃,整隻豬都可以吃」。豬頭豬腳豬雜都可以上餐桌。香港人吃了不覺奇怪,反而本島日本人覺得新鮮。
去沖繩的人都知道當地的獅子很有名,那霸國際通便有一隻巨大陶獅當作是地標。這隻獅子無論怎麼看,都和中國大宅門口那對石獅造型相似,台灣人更是覺得,根本就是和他們的「風獅爺」同一個阿媽生。
原來沖繩獅子還真是中國傳過去的文化,作用就是鎮住強風,不要吹襲民居。風平浪靜是沿海居民的共同願望。
如果說獅子造型只是「獅有相似」,那麼「石敢當」的崇拜可就是證據確鑿了。手信店有一款獅子配上「石敢當」的造型,正是中國才有的「泰山石敢當」的崇拜石頭文化。
沖繩前身是琉球王國,明朝時作為中國的藩屬,這許許多多的中國飲食文化風俗,應該便由此而傳入。
沖繩作為被日本吞併的領土,又受到美軍殖民,一直有身份認同問題。他們認為自己是沖繩人而不是日本人,而日本本土人士也有視沖繩人為「土人」的非我族類的稱呼。香港人如果去到沖繩,認為較能體會這種「本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