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鯰魚部份品種受威脅

石斑、鯰魚部份品種受威脅

【話你知】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海洋經理杜偉倫指,全球有160種石斑魚,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有20種石斑屬受威脅品種、22種屬近危品種。

老鼠斑西星列易危

據IUCN分級,受威脅品種分為3級,包括極危、瀕危和易危。現時德氏石斑魚、伊氏石斑魚和淺黑石斑魚屬極危水平;另外有5種屬瀕危水平,包括以本港命名的香港紅斑。
至於本港酒樓食肆常見的石斑如西星、老鼠斑和皇帝斑等,均屬易危級別,港人常提起的東星斑則並非受威脅品種,但被列為近危品種。
WWF海洋經理杜偉倫本身亦是IUCN石斑魚及隆頭魚專家小組成員,他指世界各地專家正評估石斑魚最新情況,明年公佈最新評級。石斑魚整體情況越來越差,明年或有近危石斑因數量下跌等原因,被列為更嚴重的易危級別。
至於鯰魚則有超過2,600個品種,在海洋、河口及溪流棲息,香港常見品種有塘虱,部份鯰魚亦因遭過度捕撈變成極度瀕危,包括身長逾3米,重達350公斤的湄公河巨鯰和長絲巨鯰。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資料,港人日常食用的某些「魚柳」亦有可能是用鯰魚作食材。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