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挾閹割議會之功勞簿上京面聖述職,表現獲得黨高度表揚,將另一位同時面聖的崔特首比了下去。《人民日報》及《人民日報》海外版皆以林鄭述職為頭版頭條新聞, 習近平除了讚揚林鄭月娥上任以來實現「良好開局」,又特別提到是她主動邀請十九大宣講團來港,認真識做。
香港人擘大眼睇清楚林鄭月娥政客功架了。起初大家仲以為修改《議事規則》要近聖誕先至表決到,梁君彥之所以不顧一切合併辯論及加會,就是要確保林鄭上京述職可以在聖上面前領一等功兼登上《人民日報》頭版。議會內泛民盲毛狂插建制派,同西環契仔開拖,將林鄭月娥輕輕放過,足見香港今後政局可休矣!
傀儡政權之下 香港澳門化
「梁去林鄭來」是「董去曾來」故伎重施,董梁二人均非犯上嚴重政治錯誤而下台,只是中共出於戰略需要。每次人事變動,起用港英餘孽,會產生鐘擺效應,而中共就可借此空間去落實既定政策。曾蔭權上場中共目標是「經濟融合」,政府全力推動跨界基建將十大工程上馬,而林鄭上場,中共的戰略目標已經好清楚,係「政治融合」,簡單而言就是將香港澳門化,所以才會調澳門中聯辦主任王志民來港主理融合工作。近日台灣文化人張鐵志及學者吳介民、吳叡人無法入境,情況就如澳門,由中共制訂入境黑名單交特區執行。
有人認為林鄭只是妹仔丫環,最多只係一個初入門家嫂,何來能力抗拒北京落單,這種開脫誤導了泛民,令他們對林鄭疑中留情,在《議事規則》修訂、入境黑名單、入學校直播李飛等事上輕輕放過。林鄭競選前其實已經同共產黨做了交易,這是北京放棄鬍鬚曾的真正原因,她只要低調配合,唔好似梁振英添煩添亂,中央自會打點一切。香港特首唔係建制派之首,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港澳辦中聯辦先至係,至於梁振英時代插手香港事務之廣東省勢力也淡出。重要政治工作由上而下,執行也以共黨官員為主導,香港政府及建制派低調配合。
林鄭選擇今天「低調配合」角色,獲得中央嘉許,因為大家心知肚明,正如一切傀儡政權,知道自己角色乖乖哋就有獎賞。其實林鄭可以選擇say no,但因為一早傾好先畀佢做特首,佢邊有膽量去同中央討價還價?
眼前本來還有第三條路,就係曾蔭權方式,對北京要求虛與委蛇,做啲唔做啲,鬥蠱惑,但今時唔同往日,當時屬曾慶紅主政年代,此人處事手法靈活圓滑,比起今日極端、搞運動方式不可同日而語。林鄭月娥的故事,令我想起汪精衞,並非二人均屬傀儡,而是二人均曾希望通過妥協去實現自己目標,可惜,汪精衞遇上的是由近衞內閣變成東條內閣,日本對汪政府的控制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唔畀面,最後落得罵名。
添馬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