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了應對內地提升回收物料的進口要求,環境局計劃於下周起推出新一輪鼓勵公眾進行源頭分類及實踐乾淨回收的宣傳,環境局建議大眾集中回收飲品和個人護理產品等的一、二號塑膠,及紙皮、報紙和辦公室用紙三類廢紙,至於其餘塑膠及廢紙,因為回收價值不高等而不建議放進回收箱。
為配合內地 團體斥倒退
環境局今年底將會推出新一輪宣傳,教育市民減少廢膠樽的污染物和雜質及妥善地將廢紙分類,環境局建議公眾可以把用完的飲品和個人護理產品膠樽、即一號和二號塑膠物料,先作簡單沖洗再放入回收箱,至於其餘塑膠物料,則因為價值不高,所以不應放進回收箱。
同時環境局為了符合內地最新的進口標準,廢紙當中僅紙皮、報紙和辦公室用紙三類可回收,其他的廢紙亦因為回收價值不高,所以不建議放入回收箱,同時亦呼籲市民回收時不要弄濕廢紙等。
根據資料顯示,政府過去曾經鼓勵市民回收的紙類包括報紙、雜誌、宣傳單張、包裝紙盒、蛋盒及購物紙袋等;至於塑膠物料則包括膠樽、膠袋、光碟、玩具及文具等。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指,理解政府需要因應內地政策而對回收政策作出調整,但仍感少許失望,「其實有部份雜誌紙真係唔適合回收,但係如果因為咁而全部雜誌紙都唔要,並唔係最好嘅解決方案」。朱漢強以最極端的情況作估算,料新政策下可能多達88%原本可回收的塑膠物將會被棄掉。
香港環保回收業總商會主席羅耀荃則批評新政策是倒退,指不能因為價值不高便不回收,「咁樣嘅教育好蠢,會令市民好容易就掉咗(塑膠或廢紙),做咁多年嘅嘢畀佢(環境局)毀於一旦,環境局做咗最大嘅垃圾蟲。」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