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必須堅持反閹割立法會之戰 - 盧峯

蘋論:必須堅持反閹割立法會之戰 - 盧峯

未來幾天,立法會內的泛民主派議員將要打一場幾乎沒有勝算的仗──反對建制派修改議事規則。
沒有勝望不是因為泛民主派議員理虧,也不是因為市民真的支持修改立法會議事規則,而是因為建制派包括立法會主席濫用程序及手上的權力,濫用從扭曲政制得到的多數議席霸王硬上弓,不惜無限加會,不惜大力加強保安及召警候命,不惜未開會就警告泛民議員不要反抗,否則可能被起訴甚至褫奪議員資格。在「人多打人少」加上黑哨主席加持下,泛民主派要突圍防止議案通過又或「拉散」會議絕不容易。

削議員權力 如滅選民聲音

儘管反修改議事規則的仗不易打甚至沒有勝望,我們期望泛民主派議員不要灰心喪志,堅持用盡各種可行的方法、手段阻撓通過議案,以免立法會被閹割,以免建制派及政府為所欲為。我們更希望市民繼續關注、支持泛民主派議員的「維權」行動,向建制派及政府清楚表明他們的卑鄙行為不得人心。
今次修改議事規則的法案絕不是甚麼拉布與反拉布之戰,而是維護立法會權威之戰,是維護選民聲音之戰。首先,拉布或利用程序拖延不受歡迎的法案是任何民主議會都有的現象,是正常政治生態一部份,也是議員的基本權利,不應該輕言褫奪。否則,民選議員就會失去表達選民意願、維護選民權益的重要工具。這對立法會作為民意代表機構的功能有重要損害。
請謹記,立法會不是橡皮圖章,不是輕易通過政府的法案、撥款才算有效運作。真正有效的運作是彰顯市民的意願,而否決、「拖死」政府不合理的議案正是當中的重要部份。建制派修改議事規則其實是在削弱議員這方面的能力,令議會向橡皮圖章方向邁進,實在必須旗幟鮮明的反對。
而且,當前立法會的組成基本上扭曲民意,在社會佔多數的泛民主派在議會成了少數派,在社會只是少數的建制及親中陣營則藉着功能團體議席變成多數派,可以把持操控議會的運作。而特區政府在西環壓力及只求施政方便下採取一面倒政策,與建制派交換利益,互相勾結以確保法案、議案通過,把代表多數市民的泛民主派拒諸於政策制訂之門外,變相令大部份市民的意願未能反映在政策上。

失調查權 高官易避開問責

為免無理或不受歡迎的政策、撥款通過,為了確保民意得到落實,在議會只是少數派的泛民主派只好用盡各種方法包括拉布、利用議事程序拖延、反對政府議案,希望以此逼政府及建制派重新考慮,甚至修改政策以符合民意。
現在,建制派修改議事規則拿走這樣的武器,等同進一步打壓大多數市民及選民,令他們有志難伸,有氣難洩,被迫硬食政府的不合理政策。這對社會穩定肯定有害無益。
更何況今次的修改內容不單針對拉布,連議員的調查權力也被剝奪。根據建制派的建議,修改規則後議員以呈請書的方式立專責調查委員會的能力將大幅收窄,因為新建議要求過半議員起立支持才能通過,比原來的20人支持大幅提高。以現時立法會議席的分佈,傳統功能團體共佔30席,建制派當中穩佔20多席,再加上比例代表制下他們會得到15個直選議席,加起來已超過35席,變相擁有否決權。未來不管泛民或其他議員要作調查UGL醜聞那樣成立專責調查委員會將會變成不可能,像梁振英之流將可以避過調查,不用問責!
修改議事規則之戰的確難打,的確勝望甚微,但為了保住議會、議員的尊嚴,為了繼續替大多數市民發聲,捍衞他們的權益,這場硬仗必須全力以赴,更必須長期打下去。

周一至周六刊出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