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廟在農曆十月二十四日,舉行了一個儀式,由道長點燃了一盞燈,焚燒一堆東西,製造一團煙霧,燻過了廟宇,再上升到天空,降低了清空能見度一陣子,禮成。
這什麼儀式,有什麼特殊功能?憑常識猜度,過程內容差不多,好惡估,原來點的那盞燈叫「文昌四寶燈」,所以這次大典叫「文昌啟智禮」,啟智者,可以開啟青雲路,讀書的聰明勤奮、學業有成,做生意的當官的工作如意,步步高陞。
到場人數,自然比抗議立會強行違法修改議事規則的人多很多,共四百市民,連同子女排隊輪候求救,嗯,抱歉,是排隊輪候祈求智慧。
「文昌啟智禮」的名字起得好諷刺。點燈求智慧,智者不為,有志者具志氣,也不會認為智慧可以平白求得,嗯,也對,所以非智者就要來求智慧囉。智慧不假外求,從來只憑個人修心所得,今天排隊的人,將來若長見識具大智慧後,想起來曾有過這段堪稱反智經歷,又或者成為智者是靠阿道長點燈而有所成,不知會不會臉紅。
這項活動的策劃主任還介紹,每年有限量版金榜卷軸十八張,經過廟內供奉的文昌帝君御前開光,可供善信競投。有沒有分三六九等?有,阿媽係女人,狀元只得一張,餘為榜眼探花。這個不用考,靠競投回來的金榜,可以自行題名,再寫上自己的心願。心願能否實現?當然有頭盔:「還看自己努力」。競投狀元失敗,只撈得個探花的,不知會不會覺得失落,從此不看好自己?
現場有位大學二年生從小學升中,要入讀band 1中學,怕追不上進度,隨母親來求,如是者年年從不缺席。香港學生功課那麼繁忙,能每年堅持不懈來這裏做同一件事,本身勤力毅力可嘉,也真乃孝順仔一名,而且甚有智慧,我猜,他本人知道信不信是一回事,母親信,就順從老人家意思,讓其安心。要做的都做了,有沒有成績,只看自己,再不能賴在阿文昌帝身上,少了個藉口,這就是拜拜祈福也有其智慧所在。
啟動智慧,由獨立思考開始,隨家長去拜拜者,若能乘機了解道教發展史、查找道教諸神來自何方、文昌帝是何等人物、拜拜者的心理狀態,也總算不枉此行。智慧與學識,別人搶不走,因為不是唾手可得,順手拈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