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反被聰明誤 - 馮睎乾

聰明反被聰明誤 - 馮睎乾

相識是緣份。有些人你早見過了,當時交淺言更淺,極其量只能在Hello和Goodbye之間,努力營造融洽氣氛,然後相忘江湖。但千迴百轉,你們再度遇上,才幡然察覺彼此有很多共通點。上星期電郵約我「吹水飲奶茶」的讀者阿強,在我正是這樣的一種人。他是監製兼張迷,三四年前,我們因為一個現已告吹的張愛玲電影計畫,萍水相逢,未幾亦各散西東;若不是他看到這個專欄,覺得有點志同道合,恐怕大家是永遠不會再見了。但我對阿強的印象,近乎白紙,是否該應約呢?再看一遍電郵,他約我的理由,是「吹水飲奶茶」。「食飯」、「飲嘢」、「飲咖啡」,都是邀約套語,從未遇過有人像阿強那樣,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具體聲明要「飲奶茶」。憑此三字,我直覺他有趣。
茶記,三點半,我點一碟沙薑雞飯當晚餐,阿強則果然只要杯凍奶茶,之後便按計畫吹水。我心底暗歎:真不愧為監製,有他在,應該可嚴格控制成本。我正為自己任性點了沙薑雞飯而內疚,阿強已天南地北講故事,由大學同學到世外高人,不看稿也能侃侃而談兩小時,還極盡娛樂性,有這種功力的人,除了郭文貴,也許就是阿強。有個關於他舊同學的故事,我特別唏噓。八十年代讀經濟的阿強,有位數學系好友M,是阿強平生所見最聰明最好記性的人,幾十年前足球比賽賽果,連入波次序也能如數家珍地講出來。畢業後M在股票行工作,公司年報倒背如流,分析精準,第一年已賺過百萬,那是一九八八年,阿強初畢業做EO,月薪才八九千。M靠基本分析投資,早期輸少贏多,但近年買賣大陸股票,依樣畫葫蘆看年報,計算基本因素,卻連番失利。為什麼?年報內容可能是假的。時代變了,把聰明人都拋在後頭。今天公司要賺錢,無需實務,股市只是個大賭場,不管你頭腦多好,分析能力多強,都沒意義。識數不如識人,識人最好識馬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