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想像曲折 - 邁克

比想像曲折 - 邁克

女藝人電視接受訪問,談起十七歲遇人不淑遭性侵往事,坊間反應除了冷言冷語還是冷言冷語,齊聲嘲諷當事人博宣傳。對她毫無認識的我卻另有一番感受,心想如果供詞一字不漏搬進杜魯門卡波堤的紀錄文學,有見地的評論家肯定盛讚高度寫實,普立茲獎唾手可得。不信?請你放下偏見聽聽:「當時冇報警,更加冇諗過要話畀屋企人知,我覺得大鑊喇,講畀屋企人聽死梗喇。講畀朋友聽但幫唔到幾多,我能夠做嘅只係以後唔見呢個男人。其實我好驚,一諗起報警會被人知,我覺得自己好醜,唔敢同人講。」受害人驚惶失措孤立無助的心理如在目前,生勾勾血淋淋,缺乏親身經歷的金牌編劇就算絞盡腦汁,也未必捕捉到那種求救無門的恐懼。
剛巧在讀陳克華文集《樓下住個Gay》,介於散文與小說之間的同志百態圖,許多又滑稽又淒涼的小故事,圈外人難免認為匪夷所思,失控起來大概會疾呼「老作」,但過來人一時會心微笑一時同聲一哭,完全不懷疑它們的真實性。其中有一篇寫小青年搭巴士遇色狼,擁擠中被站在背後的「頂爺」貼身磨擦,單看題目《屁眼處,熱乎乎的一根肉棒……》你就猜到政治意識正確有限,受害人果然非但沒有喊拉喊鎖,還神魂顛倒隨陌生人下車返家開波,「多年之後回想,他還是不能理解他這麼做的理由,彷彿要幫助完成一樁罪行似地,這當中並沒有任何一絲勉強」,「他知道在幽深的潛意識裏,一定還有更多他不能解釋,或不願面對的秘密」。性侵風暴舉這個案例,似乎有點越幫越忙,我想說的只是,真實往往比想像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