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葵盛東、西邨、葵聯邨、葵涌邨、葵盛圍一帶前晚因水務署更換地底水管致暫停供水近12小時,未料昨晨約10時工程完成及陸續恢復供水後,大批居民發現食水變黃及變得混濁,有居民形容水龍頭流出的恍如「黃泥水」,懷疑是換水管後揚起了舊水管內的沉積物所致,部份用戶更指食水變紅,憂慮若喝下會影響健康,但水務署卻遲遲未有安排水車提供乾淨食水,引起居民不滿及擔心。葵涌區議員周偉雄估計受影響居民以萬人計算,他不滿水務署延至昨晚才安排街喉提供食水,水車更遲遲未見蹤影,促署方盡快解決問題。
遲遲未有安排水車
葵聯邨有居民批評水務署態度敷衍,她指昨午發現住所食水變黃後,曾致電水務署查詢,對方只解釋有工程進行中,她惟有在家人不斷開水喉「自行放水」達20分鐘,但問題仍未解決,水龍頭流出的水仍是偏黃。她指曾在電話中問水務署人員這些「黃水」是否適宜飲用,對方雖建議不要飲用,卻有未肯安排水車到屋苑提供乾淨食水,令她感到氣憤。
水務署就事件回應稱,事件與前晚光輝圍水務工程有關,相信是水管內的一些沉澱物被沖起所引致,令食水的混濁度升高。水管內積聚的沉澱物一般主要是熟石灰、微量鐵質或礦物質,並不會對人體健康或水質安全構成影響。水務署指恢復供水時已在消防栓放水沖走沉澱物,至昨日下午2時供水已完全清澈。但部份沉澱物進入了一些內部供水系統,仍要處理。水務署並稱會協助受影響屋苑檢查及清洗食水缸,而大部份被檢查的水缸已清洗完畢,只有個別樓宇的天台水缸仍未清理,表示該署正積極提供協助。
今次已是不足一個月內葵涌區內食水供應第二次出現問題,上月19日,荃灣及葵涌區多個公屋及私人屋苑的居民報稱食水出現異味,受影響居民多達6萬。水務署經調查後,懷疑異味是源於荃灣食水進行維修工程的時候,有揮發性物料疑滲入食水有關。
■記者溫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