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專題:收錢賣廣告扮真心shareKOL:慢性毒藥 誤導致點擊率急跌

星期日專題:收錢賣廣告扮真心share
KOL:慢性毒藥 誤導致點擊率急跌

【本報訊】網界KOL(Key Opinion Leader)早前集體宣傳馬鞍山海星灣,被揭疑為樓盤賣廣告,惹來網民大呼失望。KOL以用家心得等方式軟銷商品,是「真心share」還是廣告,網民能否分辨?有KOL承認曾避重就輕賣廣告;有狙擊KOL的專頁管理人斥責KOL網頁已淪為商家宣傳平台。
記者:李詠希

「屎萊姆」稱現時會標明是廣告,內容亦會「照直講」。王心義攝

在facebook、Youtube和Instagram共有過百萬名fans的「屎萊姆」,不時拍攝打機和生活消閒影片上網分享。他指過去賣廣告時會避重就輕,「曾有廠商邀請試玩遊戲,佢個功能只係一般,但就誇大講『做得唔錯喎』,點都有啲讚美嘅說話去sell吓」。他也遇過廠商要求刪去批評部份、或出文後要求刪去「廣告」標籤,「可能係廠商想我寫得『真心』啲,唔想畀人覺得咁商業」。
屎萊姆稱,現時不少KOL的廣告帖文均不會標明,但「左手收錢,右手真心share」的做法有如慢性毒藥,「一來誤導觀眾,二來佢哋見你扮晒嘢賣廣告會唔鍾意」。他舉例指,去年年初是其賣廣告高峯期,試過某月廣告有10多宗,廣告收入達20萬元,但該月點擊率卻急跌一半。吸取教訓,他現時會標明是廣告,內容亦會「照直講」,「可能會得罪廣告商,但要有職業操守」。

阿Pat稱自己會視乎產品質素再寫用後感。「素顏天使」圖片

有人只為免費產品而介紹

另一邊廂,自2005年已主打美容和飲食等範疇的博客「素顏天使」,博主阿Pat就表示,不時會收到品牌送贈產品試用,但自己會視乎產品質素再寫用後感,即使是收費廣告,亦不會忌諱批評未如理想的地方,強調不會說謊。惟她指見過不少美容界KOL會同時推銷多個品牌的同類型產品或「係咪都話好用」,「只係為咗收免費產品而介紹,出發點唔係為咗分享」。
配對KOL和廣告商的中介公司RepCircle市場拓展經理陳國偉強調,不會加錢利誘KOL為廣告講大話,但承認會避重就輕,「例如介紹間新餐廳,菜單有7、8樣嘢,冇理由樣樣都唔好食,KOL點都會搵到好嘅地方」。他又稱,旗下有超過500名KOL,但最當紅的每月廣告不會多於10單,「都唔想佢接太多,冇可能成個平台都係廣告,咁冇人鍾意睇」。
狙擊KOL謬誤著稱的fb專頁「山野.男生」版主斥責,KOL收受利益後再介紹產品,內容已存在偏頗,「金主要佢哋講乜都得」。加上KOL大多以「用家心得」或體驗文章等方式推銷產品,會令讀者以為是真誠推介,「係欺騙讀者信任」。他又批評,此舉亦令KOL的網頁內容由昔日真心分享,淪為商家任意擺佈的宣傳平台,認為KOL有必要說明清楚是否廣告文,讓讀者自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