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創意】武俠,作為前衛的追憶 - 余家強

【有限創意】武俠,作為前衛的追憶 - 余家強

內地改編開拍《射鵰英雄傳》反攻登陸TVB,年輕一輩竟有以為金庸是中國古代作家如羅貫中、施耐庵者,殊不知原產於香港,良堪哀也;而武俠固然可以開枝散葉為影視和手遊RPG,但作為樹根的小說文本,卻久欠新品出爐,只見side product不見創作,恐亦終必沒落。
一般講法是,武俠落伍了,作為打鬥畫面或角色扮演還吸引,要細閱其文字內容則提不起勁;我卻說,它並非落伍,反而走得太前,令人追思不已。
設想一下,遠遠見到一名孤苦女子/老乞丐/傷殘人士不知何故被一群肌肉男欺負,眼看快要動起手來,勝負還有懸念嗎?對,假如發生在武俠時空,會是前者穩勝!例子不用我多舉,《飛狐外傳》的尼姑袁紫衣單挑搶來九派半掌門之位,古龍筆下盲俠花滿樓能人所不能。情節雖然例牌,卻正因例牌,令讀者潛意識裏相信弱勢社群往往臥虎藏龍──不只站在高姿態去憐憫他們,而是真正平權尊重,豈非更接近烏托邦大同世界嗎?現實殘酷如年齡歧視,在武俠時空恰恰相反,愈老愈強,哪怕正當盛年的張無忌也打不過太師父張三丰,所以永沒虐老問題,即使有,欺師滅祖之罪何止社工來輔導吓咁不痛不癢啊。
武俠小說又名成人童話,既具傳統之美又前衛得大愛無疆,使市儈我輩自慚形穢不敢仰視,結果束之高閣,只取其「武」打刺激而不取其「俠」義精神,武而不俠;或者,於它誕生的上世紀中葉那種純樸社會才有土壤。
註定被指不合時宜的童話還有,連壞蛋也壞得清高。《笑傲江湖》的劉正風為退隱,假意謀取參將官職,號稱金書第一大野心家左冷禪竟由此相信他胸無大志──睇到未?無分正邪,武林人士是極度不屑的,哪怕左冷禪會殺人會吞併五嶽劍派不擇手段,偏偏不會當官;那麼,統一江湖為壟斷收徒市場賺取鉅額學費嗎?又不見描述喎。左冷禪、歐陽鋒之流追尋的武功稱霸,近似運動員和藝術家風範,高尚清貧。即使歹角反派都一不求從政,二不求發財,羞殺當今官商勾結。
我再說一遍,上述情節在金古作品習以為常,妙在習以為常,潛移默化了一代讀者自成一套普世價值觀,堅決反對所謂掃除低端人口,堅決認定政治骯髒。有別於《水滸傳》講殺貪官卻等朝廷招安,大俠們乾脆奉行無政府主義和存在主義,陸小鳳好管閒事,郭靖死守襄陽,皆只向良知負責,不管昏君明君一律漠視對之。這令統治者很無癮,主旋律誰來聽你枝笛?我係習近平,會禁鬼埋武俠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