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媚共聖誕禮物的火藥味 - 李平

蘋論:媚共聖誕禮物的火藥味 - 李平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決心在聖誕前完成《議事規則》修改,雖趕不及給特首林鄭月娥上京述職當禮物,但總是有機會給中共獻上宣佈掌握香港全面管治權後的第一份聖誕禮物。中共雖然禁止在中國校園慶祝聖誕節,斥之為崇洋媚外,但並不拒絕接受萬邦來朝的聖誕禮物,香港親共議員因此上下一致出手,務求送出這份大禮。只不過,這份禮物的火藥味未免太濃,讓人關注立法會內那些塔利班論者、殺無赦論者如何獻媚,更讓人關注議會抗爭權利被剝奪後的街頭抗爭會否趨多趨激烈。

中共患聖誕節過敏症

自中國改革開放後,聖誕節不只是中國官方教會、地下教會的節日,也成了商家促銷和年輕人社交的良機。不過,自2006年起,一些地方政府開始阻止中小學舉辦聖誕活動,至2014年更發展到明文禁止學生在校園內慶祝聖誕。還有官方媒體拋出所謂民調,指支持抵制聖誕的學生達65.9%、反對抵制的只有34%。
中共禁止學生慶祝聖誕,實際上是反對西方價值觀運動的一部份,與大規模拆毀教堂、十字架運動是一致的。中共十九大後,官方掀起神化習近平的宣傳高潮,今年勢必更嚴厲打擊校園的聖誕活動,聖誕節過敏症已開始出現在官方媒體上,連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送給美國民眾的聖誕禮物──減稅議案獲參眾兩院通過,也被中國媒體形容為針對中國的稅務戰爭,平添火藥味。特朗普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更被中國輿論形容為點燃火藥桶當聖誕禮物。
相比之下,香港的親共政客處心積慮要把修改立法會《議事規則》作為獻給中共的聖誕禮物,無論是前期輿論戰,還是議會辯論,一樣充滿火藥味。中大亞太研究所本周初公佈的民調,顯示近半受訪者贊成修改規則以減少拉布。能把修改《議事規則》簡化成支持或反對拉布的問題,與高鐵西九站一地兩檢被簡化成支持或反對方便市民北上的問題一樣,無疑是操弄民意的高手所為,也合乎中共輿論先行的政治謀略。

應支持保議會抗爭權

中共奪取政權的三大法寶是所謂統一戰線、武裝鬥爭和黨的建設。以習近平對毛澤東的崇拜,既然要掌握香港的全面管治權,少不了借鑑毛澤東的這套理論。十九大之後,王志民首次在港公開宣傳中共黨代會精神、派發黨代會報告,是黨的建設的一部份;李飛、冷溶先後來港宣旨,是擴大統一戰線的需要。而謝偉俊昨日的塔利班論,何君堯早前的殺無赦論,不妨視為中共武裝鬥爭理論在現時香港的潛台詞。
其實,從立法會主席、代主席、議事規則委員會主席,到奉命坐定定的親共議員,莫不聞西環之笛而起舞,既有DQ民選議員後的人數優勢,又有控制議事程序、議員發言的話事權,送中共一份聖誕禮物,要用到中共的三大法寶未免大器小用。
問題在於,第一日的辯論已冒出火藥味,雖然梁君彥有意加開三日會,確保聖誕前完成修改,但民主派明言必定用盡方法拖延,衝突似乎難以避免。問題更在於,親共政客送出這份聖誕禮物,旨在為中共香港工委領導下的林鄭政府的行政主導開路、為《基本法》23條立法鋪路,但議會抗爭是和平抗爭的主要途徑,如果此路不通,議員、市民被迫走向街頭,火藥味豈不是要濃過議會?因此,市民莫被簡化的拉布問題所蒙蔽,而應想想是否支持保留議會抗爭的權利?是否要送中共這份聖誕禮物?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