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修改《議事規則》一役蓄勢待發,主席梁君彥決定將12項決議案作合併辯論,又限制議員發言時間,期望聖誕前完成審議。特首林鄭月娥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支持梁君彥的決定,並希望議會能盡快回復正常。
原來林鄭將議會的「不正常」完全歸咎於民主派拉布,只要成功修改《議事規則》,將民主派拉布阻擋惡法的權利都掠奪,就會回復議會「正常」,議會就可以按照政府需要,依時通過政府提出的議案,其他惡法如廿三條立法、高鐵西九一地兩檢等都可以如她所說,讓「正常」的議會㩒掣通過。
而為了令議會「盡快回覆正常」,政府未有在該段時間內向立法會提出任何法案,令立法會有更多開會時間去處理《議事規則》的修訂。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更表明立法會處理規則修訂後,政府才可以放心提交政府法案。如此明目張膽的合作,難怪政府及建制派對修改《議事規則》胸有成竹。
沒錯,現在的議會真的不正常,不正常在民選的大多數議員永遠只是議會內的少數;不正常在功能組別的零票議員可以擔任主席;不正常在建制派搞風搞雨,藉民主派有議員被DQ,提修改《議事規則》;不正常在政府議案要為建制派修改《議事規則》而讓路。
林鄭參選特首時還信誓旦旦要修補行政立法關係,實情是她根本視民主派為破壞議會秩序的罪魁禍首。自DQ事件後,建制派對民主派的追殺從未停止,由修改《議事規則》、追討議員薪津,趕盡殺絕,林鄭從未阻止或過問,相反她可能認為只要成功剝奪民主派的監察和質詢權,趕他們出議會,行政和立法關係就可大大改善。明年1月起,她每月到立法會接受質詢,就可以得到她所謂的立法會議員的尊重。
如此看來,林鄭和梁振英敵視民主派的態度是始終如一,CY2.0的名號,林鄭可說是實至名歸。她比梁振英高明的地方,是她利用梁振英DQ議員的政治遺產,成功掃除政府政策通過立法機關的障礙,自己卻可以隔岸觀火,一如不評論立法會向DQ議員追薪津一樣,完全置身事外。
然而,梁振英已證明強硬治港根本沒有前途,他上任之初推行國教失敗,不是因為在議會內遇到強烈反對,而是因市民關心子女會被課程洗腦而自發走上街頭,一場場波瀾壯闊的和平集會,令上屆政府未敢再漠視民意而要擱置國教。只要林鄭月娥政府提出任何嚴重違背民意的重大政策,不服氣的香港人自然會再次走上街頭。當香港再出現2003年的7.1大遊行或2014年的佔中,林鄭的命運只會與董建華、梁振英殊途同歸,落得一個未能團結社會的罪名,而要草草下台謝罪。
巴喬
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