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七日,新華社發表一萬二千字鴻文,歌頌「為人民謀幸福的勤務員」習近平,還說:「習近平五、六歲時,母親給他買《岳母刺字》,岳飛背上所刺『精忠報國』之訓,遂成為習近平一生座右銘。」新華社何必以岳飛襯託習近平。
據《宋史》卷三八○載,秦檜陷岳飛,先命御史中丞何鑄主審。何鑄見岳飛「背有舊湼『盡忠報國』四大字」,並察知冤枉,試為岳飛辯誣,因遭秦檜貶謫。習近平顯然只讀過《岳母刺字》連環圖畫,於是連岳飛的母敕都弄錯了,把「盡忠」當作「精忠」。而習近平所作所為,與岳飛更是異於天南地北。最近北京之「清理低端人口」就是例子。
「低端」是中共現代漢語,仿英文low-end成詞。不過,英文low-end只用來形容產品,指質素低下,中共則把中國貧民都視作低下產品,故曰「低端人口」,例如《北京石景山區發展報告》說二○一六年「清理整治低端人口聚集大院四百八十處」,以響應習近平「疏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指示。上月十八日北京大興區失火之後,當局藉口「清理違法建築」,大舉搗毀貧民聚居處所,幾十萬人就連家私都未及收拾,在零度以下的寒風之中,被迫離京。北京豐台區黨書記汪先永訓令手下的錄影,流傳互聯網上,盡顯中共為人民謀幸福的情懷:「你們還等甚麼,快回去,馬上動手,該搬的搬,該拆的拆,就是要狠,要硬來,不執行者革職!」
岳飛卻從來不會把中國貧黎視作賤民,例如鎮守鄂州期間,對「失業及歸正(棄金投宋)百姓,給以耕牛、糧種,貸其口食(並濟以糧食),俾安集田里,一意耕耨」,不過兩、三年,百姓就安居樂業,幾十年之後,當地居民仍「賴其利焉」(《鄂國金佗禾卒編》卷九)。現在,習近平為了京師觀瞻,不管貧民凍餒。他大概以為這叫做「精忠報國」。
又岳飛愛惜國民膏血,見軍隊費用浩繁,「常有憂色」,對將士說:「東南民力耗弊極矣!使爾曹徒耗之,大功未成,何以報國?」所以岳飛自奉極儉,「不二胾(每食只有一肉)」。有馬兵在茅蓋的小店吃飯,不慎扯下一束茅,給岳飛發覺,就要處斬,「店主舉家泣告」,代馬兵求情,「猶杖之百」(《鄂國金佗續編》卷二十七)。岳飛這樣吝惜民力,習近平一定不屑。
上星期,習近平政府就宣佈給中歐、東歐諸國二十億歐元合作貸款,另外投資十億美元。根據慣例,這幾十億元勢將如泥牛入海,只是習近平政府不會覺得那是甚麼一回事。去年五月,他們就慨然應允給「一帶一路」沿線多國六百億元人民幣無償援助及無息貸款;九月,又慨然應允以五億美元救濟南半球、南北半球貧國,即所謂南南國家。總之,習近平御宇以來,對外國之慷慨輸將,以人民幣千億元計,而中華小民不得異議。這又和岳飛不同。宋高宗、秦檜君臣每年向金邦「奉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是岳飛死後的事(《宋史》卷二十九)。
古德明
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