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689 - 林夕

佛門689 - 林夕

翁靜晶擔心佛門多亂象,呼籲信眾別灰心。其實真正信佛學佛之人,不會迷信權威,不覺得有佛教組織名聲受損,就會對佛教失望,宗教與宗教團體分得很開;不相信拜得神多神庇佑那套,就不會隨便捐香油錢供人家享樂。
樹大有枯枝,特大的樹,家大業大,以慈善團體登記免稅籌款,戒心也自然大,捐錢到有特定用途的慈善機構,尚且會查清楚行政費比例,更何況善款去向不明的宗教團體。某些佛教組織,給人第一印象就是賣香燭、經營齋菜餐館、開拓骨灰龕位事、提供祈福服務、承辦法事,不知有何機緣,才能夠從這些佛門聆聽到真正佛音,真正的信眾怎麼會為此寄望與失望?
至於那些拜佛為求多福多壽多財,運程一路順利的人,求這個求那個,不在乎天長地久的修心,只在乎不斷擁有,與佛教所講最基本的破執、放下、因果完全背道而馳,難聽點說,只是祈福黨最基層的小黨員,幹部黨員是福祿壽的批發,中層是零售,基層是貪小便宜的買家,買到的保證是山寨貨。
既然只是從佛門中淘寶,貪更多的錢,更長的命,不必吃苦試煉而可以靠祈福燒香滅苦,給更貪的高層騙了也是一場因緣,有因有果。香港第一大佛門爆出醜聞,善款被挪用到給高層買別墅享福,給個別人士買保險基金囤錢,不一定是壞事,佛門警訊敲響了暮鼓晨鐘,買家發覺被騙,會嚴選別的機構,繼續搶購福氣,也有可能從此驚醒:先了解何謂慈悲,要不要擺個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在座下每天換一杯清水,隨心,沒所謂。
這些爛事,對信佛之人來說,不是灰心,是惡心。正如許多醜聞,更醜的是處理方法。與寶蓮寺有關的假和尚、假結婚、真開房事件,是真的假的?管理層竟然借用禪宗高人上身,個個不落文字言語,大和尚立地成鴕鳥,迴避問題。佛教本已讓世人誤解消極避世的印象,最高層偏又熱衷於擁有政協人大頭銜,放不下紅塵俗務,不問是非黑白;到自己門下鬧出是非,卻又不面對不接受,不舉起就放下自在。寶蓮寺長老答記者問就是經典的賴皮樣:「你有煩惱是你的問題,我回答了你的問題,豈不成了我的煩惱?」論繞圈子遊花園的語言偽術,修為比高官高,最可恨是往後跟人說禪宗公案,用禪師對話的機鋒來說佛理,人家當我是佛門689,禪宗777,如此柒,以後還如何做人,更別說修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