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男少女以及更小的孩童,往往要等很久才能確認曾經遇到過性侵犯。在那之前,為了好好活下去,她/他們早把創傷埋在記憶深處,真真正正記不起。可存在嗎?存在的。有被蒙眼睛受到侵犯的女孩睡覺從來不敢熄燈關門,有被熟人下手的孩子永遠失去信任感,有人習慣性無助陷入一系列虐待關係,有人對任何肢體接觸都產生條件反射式的恐懼……最普遍也最可怕的是,受害者大多有很低的自我認同,不相信自己是乾淨的、是值得被尊重與愛的。
明白這非但不是自己的錯誤,更應追究施害者的罪責,對於她們來說是漫長的一步。最近北京紅白藍幼兒園傳出稚童被成人猥褻的「謠言」後,網上有建議者認為解決的關鍵在加強性教育。試問,剛學會識字說話的孩子真的理解什麼是性侵犯還能夠拒絕嗎?哪怕青春期的中學生,遇到這種事情也多似懂非懂──知道哪裏不對,可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實在很難。
受害者固然要自我保護,但整個社會建立對於性侵犯的共識才是根本。有太多受熟人侵犯的女孩好不容易張口,父母要麼不以為意,要麼息事寧人。有太多受到老師、上司猥褻的女性,要麼被要脅丟掉工作學位,要麼被他人嘲笑賣弄風騷。今年爆出的性騷擾一波連一波,我不相信這是好事者追趕風潮,尤其考慮到當下指責受害者的言論仍不少見。更有可能是,新聞讓人們忽然記起塵封的創傷,明白「原來這是性侵,原來我也是受害者」。
這是遲來的慰藉,亟需保護。13歲時,我也在公車上遭遇鹹豬手,那男人把胯部漸漸靠在我的小腹,眼睛假意看向車外。我只到他肩頭高,羞恥又怕,好容易從色狼身邊擠出來,抬頭看,一車成年人馬上移開目光。最記得一個中年婦女,仍斜視八卦又鄙夷的打量紅透臉的我。此後半年我都步行返學。我恨那色狼,當然。可我也永遠記得看熱鬧女人麻木不仁的眼神,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