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與中國模式的幻滅(中國問題評論員 林和立) - 林和立

一帶一路與中國模式的幻滅
(中國問題評論員 林和立) - 林和立

一帶一路已成為中國夢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載體,更是習近平建立「世界命運共同體」的撒手鐧。習在十九大報告中多次吹噓「帶路」政策,說甚麼「帶路」可以有效實現「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硬、軟實力大投放,使中國發展模式大放異彩,足以與支配全球次序的西方資本主義民主模式抗衡云云。
但一帶一路出師不利!四年來除了在宣傳公關領域讓習近平自吹自擂外,對備受嚴峻挑戰的中國經濟與中國的國際聲譽並沒有帶來實質好處。相反,「帶路」整個決策過程充份暴露中共的獨裁模式,它雖然滿足了「終身元首」習近平青史留名的慾望,可是這個最終牽涉高達八萬億美元投資、橫跨四洲的巨無霸工程,只不過是由習近平與其御用智囊,包括極速上位的「習近平幫」成員拍板。國務院各部委的高層,與建制內外搞經濟、外貿與工程的學者專家對「帶路」都有強烈保留。
「一帶一路」的上馬宣示「中國模式」的幻滅。根據中國模式的權威演繹者,包括清華大學教授貝淡寧(Daniel A. Bell)的分析,大陸雖然不走普世價值道路,但假如中共的體制創新可以允許能人上位並攬實權,而且重要決策充份反映包括海歸的技術官僚與專家學者的意見的話,中共有可能在沒有民主授權下作出穩妥甚至超前的大國方略。
當然,「中國模式」也意味着當權者要清除一些廣為人民詬病的政治沉痾,包括個人崇拜、用人唯親、貪污、在國內外以賄賂作為做買賣的潤滑劑、以關係代替法治等。所以,習近平4月在杭州舉行的萬邦來朝式一帶一路高峯會時,聲稱中國會按照國際慣例的法治精神去達成「雙贏」方案。
遠在何志平涉嫌參於賄賂非洲產油國乍得與烏干達前,中國的龐大央企與跟高層關係密切的私營企業已經通過建立特殊關係、枱底交易等手法贏取合同。其實在習近平上台之前,由胡錦濤兒子胡海峰領軍的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非洲納米比亞亦涉嫌行賄,後來不了了之。
從長遠角度看,習近平沒有經過詳細推敲的「帶路」方略很可能拖垮中國已經非常脆弱的經濟。根據西方顧問公司評估,光是「帶路」計劃修建亞洲與非洲的基建項目在未來十年便需要近三萬億美元,規模相當於二戰後美國復蘇歐洲經濟的馬歇爾計劃的十多倍。但目前為「帶路」度身訂做的絲路基建資金只有400億美元,而亞投行的註冊資本亦不過1,000億美元。

致富之路成國際笑話

最要命的是發達國家如歐盟等對投資「帶路」意欲不高。目前較亮眼的項目,如花費500億美元的巴基斯坦海軍基地、鐵路與工業園等全部由中國注資,而且巴國朝不保夕,這500億美元實質上是經濟援助。其他中國在斯里蘭卡、孟加拉、緬甸、中亞地區與非洲的投資回報率亦非常低,唯一例外是某些通過關係贏取的高潛質油田與礦場。
習大大這位「偉大帶路人」把自己的歷史地位押在風險奇高的一帶一路上,既暴露了其一言堂作風,亦把中國模式變成國際笑話。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沾沾自喜地說中國致富之路為全世界提供一個有別於西方的模式,問題是此模式已千瘡百孔、積重難返!而一帶一路只會大大增加負債纍纍的中國財政的負擔!

林和立
中國問題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