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博愛開漏藥染肺囊蟲 求肝男不治

疑博愛開漏藥染肺囊蟲 求肝男不治

【本報訊】懷疑因博愛醫院開漏抗生素,不幸感染肺囊蟲的53歲肝衰竭男病人,經搶救逾一個月後,上月21日終因肺炎及多重器官衰竭不治。消息指,病人因肺囊蟲引起的感染已醫好,但其後因其他感染致命。該院換肝團隊稍後會與深切治療部、醫管局總部開會,深入討論個案,包括用藥問題。

肝衰竭病人疑因博愛開漏抗生素受感染,留醫一個月終不治。

醫好後再有其他感染

瑪麗醫院發言人稱,對病人離世感難過,經與病人家屬商討及了解意願後,決定不轉交死因裁判官跟進。經評估後,有關個案不屬醫療風險警示事件或嚴重風險事件,院方會繼續與病人家屬保持聯繫,提供適切協助。
男病人過往從事茶餐廳水吧工作,今年8月因腹痛、便秘入博愛醫院治療,診斷為自身免疫系統問題引致肝炎及肝硬化。今年9月3日起獲該院處方高劑量類固醇,但無同時獲處方預防性抗生素降低感染風險,病人之後病情失控,至10月中出現肝衰竭,轉往瑪麗醫院等換肝。
病人女兒曾希望透過本報作求肝呼籲,豈料父親病情突然轉差,要入ICU搶救。最後男病人被證實感染肺囊蟲致肺炎,當時無法換肝。瑪麗醫院曾向家屬告知「開漏藥」,並承認有疏忽,病人家屬一度不滿博愛醫院開漏藥。
據悉,經一輪搶救後,病人因肺囊蟲引起的感染已醫好,但之後因其他感染,令病情轉差,即使醫護團隊盡力搶救,最終也延至上月21日不治。
就今次個案引發的用藥爭議,即長時間接受高劑量類固醇的肝功能異常病人,應否同時使用預防性抗生素,已觸發瑪麗醫院不同部門醫生作討論,有醫生認為事件不涉及開藥疏忽。博愛醫院早前曾承認,就此類別病人的情況,目前沒有相關臨床指引,只能靠醫生臨床判斷。據了解,瑪麗醫院與醫管局總部稍後會就個案作深入討論,包括此類個案要否用類固醇、需否同時處方預防性抗生素等問題。
港大外科學系名譽教授潘冬平表示,本港一年大約有數名病人,如同上述個案一樣,因自身免疫系統問題致肝硬化,至於要否服用高劑量類固醇,需視乎不同病情作判斷。一般來說,因肝硬化引起慢性肝衰竭的病人,本身抵抗力已較差,若曾服用高劑量類固醇,抵抗力會變得更差。他們會較易有細菌感染,常見包括引致自發性腹膜炎,或其他感染如肺炎等。
■記者梁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