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研紅van邨巴納交津計劃

政府研紅van邨巴納交津計劃

【本報訊】施政報告提出的公共交通費補貼計劃不包括邨巴及紅色小巴,引起不滿。有消息指政府計劃將邨巴及紅色小巴納入計劃,但交換條件是邨巴及紅色小巴票價須受政府監管,料政府每年開支將增幾億元。

運房局:票價須受監管

施政報告提出公共交通費補貼計劃,市民每月公共交通費逾400元後超出金額可獲25%資助,上限為300元。計劃包括港鐵、巴士、專線小巴、電車及渡輪,但不包邨巴與紅色小巴。邨巴與紅色小巴業界及乘客指被歧視,運房局長陳帆曾承諾會重新考慮。NOW新聞昨引述消息指,政府初步研究後,傾向將紅色小巴及村巴納入計劃,前提是營辦商須接受政府監管,以免計劃被濫用。而補貼計劃料每年開支20億元,亦會增加數億。
運房局發言人昨接受查詢時表示,建議原本不包括紅色小巴及邨巴是因計劃所涵蓋的公共交通服務票價須有一定預知性,政府亦須對其票價調整有一定參與。因有市民認為應將紅色小巴及邨巴納入計劃,政府正小心考慮和研究。目標是爭取在2018年初就最後確定的方案向立法會申請撥款,並在立法會通過撥款後的一年內盡快落實計劃。
屯門區旅運巴士同業聯會主席葉崇堅指現時300多條邨巴線都由運輸署發出營運證,需每月提交資料,非不受監管。對於業界是否接受更多監管,以換取納入補貼計劃,要視乎具體方案。公共小巴總商會主席凌志強指現時有10多條紅色小巴線行固定路線,收費非「海鮮價」,業界要求這些小巴線納入計劃,亦願受監管。
■記者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