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狂徒】嫁唔出變殺人魔白衣天使16年毒殺31人

【周日狂徒】嫁唔出變殺人魔
白衣天使16年毒殺31人

「如果我結了婚,我可能不會殺這些人。」19世紀末的美國麻省護士托帕(Jane Toppan)被揭發16年間替31名病人注射嗎啡毒針令他們死亡,她更供認自己曾殺逾100人,成為臭名昭著的連環殺人犯之一,為甚麼要殺人?她歸咎是少女時代被拋棄而起。

談起心碎往事,托帕說:「我還可以笑,曾經也很快樂,但因此我也學會了如何去恨。」托帕自小已缺乏愛,她原名凱利(Honora Kelley),出生自愛爾蘭一個移民家庭,但母親死於肺結核,父親有酗酒和精神問題,她被遺棄在孤兒院。年僅6歲,她與一對夫婦簽下契約為他們工作,改名托帕。

年輕時失戀重創她的心,她曾多次嘗試自殺但失敗,在接近30歲時受訓成為護士,當時被視為「受認證的老處女」。不久,她工作的醫院有多名長者在她照顧下身亡,當時院方懷疑她疏忽照顧病人致死,沒有起疑,她僅因魯莽使用嗎啡而被責備。

托帕其後轉做自僱護士,專門照顧有錢病人,不過仍有不少病人在她照顧下突然斃命;醫生當時判定死者死因是年老、心臟功能欠佳、中風、糖尿病等。由於當年毒理鑑證學仍處於起步階段,而她對嗎啡毒害的認識高過當時很多醫生及偵察,因此她一直逍遙法外。

托帕自此大開殺戒,甚至因私人恩怨而殺害她認識的人,包括與她簽下契約的夫婦、寄養家庭的姊妹,連最好的朋友也殺害。

直至1901年她租了一間茅屋,她與屋主戴維斯(Alden Davis)的母親是朋友,但戴維斯向她追收逾期租金,她狠下決心令一家滅門,先後殺害他、他的妻子和兩名女兒,這宗滅門慘案終於令探員起疑。當局調查發現死者身上有嗎啡,托帕終被控謀殺。

她其後供稱,殺人時聽到死者呼叫求生和死亡等會產生快感,目標是殺害更多的人。由於她曾多次自殺,雖然她認為自己是因失戀而生恨,但當局判定她有遺傳精神問題,因此獲判無罪,但要終身入住精神病院 ,1938年去世,終年84歲。

不過至死她仍然毫無悔意,唯一遺憾是殺戴維斯一家令自己失手被擒,她曾說:「那是我一生最大的錯誤。」

美國《紐約每日新聞》/Crime Museum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