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乃成功之母,大品牌如蘋果﹑Sony﹑Ikea的成功背後,其實都有不少失敗之作遺留後世。今年5月於瑞典開展的「失敗博物館」(Museum of Failure)就集合了令企業不堪回首﹑血本無歸的「恥作」,帶來極大迴響,博物館最近衝出瑞典首次來到美國,在洛杉磯的文藝區開展,創辦人 Dr. Samuel West接受《蘋果》專訪時大喊,「超厭倦成功故事了,來一點反差吧!」
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
位於洛杉磯文藝區(Art District)洛杉磯設計及建築博物館內,失敗博物館集合了超過100件企業「恥作」,較瑞典展出的70件還要多。創辦人 Dr. Samuel West 表示,美國的展覽加入了本地元素,例如由福特汽車推出的Edsel,是汽車史上著名的失敗之作;以及只有在美國推出的食品及有趣的電視廣告等,還有一個加強版的特朗普角落,「特朗普其實沒有創新,但他是一個失敗者,失敗博物館怎可以少了他呢!」
萌起辦「失敗博物館」的念頭是因為Samuel 對於成功故事相當厭倦,傳媒報道成功人士﹑成功產品﹑成功方程式,但他認為要有一個反差,對抗大家對成功的崇拜。在展覽中有不少「失敗」都引致人命傷亡,又有可笑瘋狂的失敗之作,但他個人最喜歡的是一個1996年無卡路里品客薯片,雖然無卡路里當然吸引,但吃完卻會肚瀉甚至失禁,相當好笑。
他又細數場內有趣的失敗之作,例如著名瑞典品牌Ikea 於八十年代推出過吹氣沙發,雖然價錢低廉又易於運輸,但是一開風扇沙發就會在客廳「飄移」,確實是失敗的設計。此外,牙膏品牌高露潔原本曾經推出過急凍牛肉千層麵,但由於牙膏品牌形象太深入民心,所以千層麵最終失敗收場。
任天堂早於1995年就推出虛擬實境(VR)遊戲機Virtual Boy,但由於技術尚未成熟到能配合所以滯銷,成為公司「恥作」。但近年VR 再捲熱潮,到底應該如何定義「失敗」呢? 「要在博物館中出現,就要具備創新及失敗兩個元素。」Samuel 解釋,失敗的定義是推出時不如預期的受歡迎或普及,但隨著科技不斷創新,同樣的產品在現今世代亦有機會成功發圍。「有些產品在既定的文化﹑國度﹑時間失敗,並不代表在其他場合下不能成功。」
場內亦有數個展品是中國品牌,以中國Steve Jobs 自稱的羅永浩推出的錘子(Smartisan)手機,由於品質太爛而失敗收場;還有乘著共享概念的「共享女友」性愛娃娃,推出一天就被政府喊停,以及樂視盒子等。
為了增加互動性,博物館設有拍照攤位,以及失敗自白牆(confession of failure),讓你分享自己失敗經驗。負責策展的SEE CEO Martin Biallas 表示,會在美國多個城市巡迴展出,已經計劃明年暑假會在台北、上海、菲律賓等設展,亦會加上本地元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拭目以待!
失敗博物館(Museum of Failure)
地址:900 E 4th St, Los Angeles, CA 90013
日期:12月2日至2月4日(周一﹑二閉館)
門票:成人15美元,長者8美元,小童免費(網上購票需手續費)
網址: http://failuremuseu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