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二戰拆木板窗框當柴燒

港人二戰拆木板窗框當柴燒

【本報訊】港大本部大樓陸佑堂上方的圓拱形天花和校徽,被假天花遮蓋了半世紀。港大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主任李浩然解釋,1960年間陸佑堂上方需要加裝冷氣機等設施,為了「遮醜」才會加建假天花,「當時嘅冷氣機亦好大部,所以工程就加裝咗假天花嚟遮醜、遮住啲喉、設備,亦都遮埋個校徽」。

戰時借用作醫院

李浩然續稱,本部大樓建於1912年,初時只有鐘樓方向的兩座大樓,戰後1952年校方才加建南翼兩座大樓及庭園,形成現時「田」字型設計;大樓主禮堂亦是在此時加長及增設舞台,並改名為陸佑堂,「原本個校徽都唔喺呢邊,係之後擴建先改咗喺禮堂上方」。李稱當時工程人員或港大教職員未有保育意識,至現時維修計劃才打算恢復以鋼架搭成的原有天花設計,「或至少做假天花時,都跟番個原本形狀」,令校徽重見天日也符合保育原則。
本部大樓經歷民初、二戰日本侵華,更曾在戰爭期間被借用作醫院。李稱現時不少人看舊照片,均以為戰時日軍破壞本部大樓,「反而係當時因為冇柴,啲香港人就拆咗啲木板、窗框嚟燒」,笑言「唔好入咗日本人數」。
■記者葉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