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新風頭人物就是「白吃女」。外號起因是一名吳姓女子亂入人家喜宴,白吃白喝,四周無人認識她,形跡可疑,主持人、服務人員甚至新郎也出面勸她離開,她好整以暇滑手機,還帶輕佻不屑之詭笑,直到人家要報警了,她立刻拍桌叫囂,砸桌牌,怒潑果汁濺了一地,最後氣沖沖離開現場──不忘抓走喜餅和氣球……
厚顏影片放上網絡,馬上掀人肉搜索,身份曝光,她狡辯已送紅包且是姑姑喜宴,還表示自己是時代力量黨工、三立電視演員都被踢爆不實,被各界罵翻。
「白吃」,有幾個原因:窮、餓、貪、潛意識非理性行為,唯一目的是不付錢,但這位「白吃女」嘴臉可憎,惡形惡相,老羞成怒離去還順手抓走喜餅氣球才叫極品,她還對網友嗆聲:「批評我都會死……」
直覺是個精神病人。
當然,每個病人背後都有辛酸,例如愛在喜宴出現又對新婚夫婦有「異常」行動的,多因曾受感情挫折刺激。但病人滿街跑還鬧事掃興闖禍,社會、醫院、家人有責任。新人無辜大受影響,事件曝光也令親人子女難堪、難過。包容和同情可紓緩反感,但疏於治療就一定有下一次,到時可能不止於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