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農五十憶平生 - 蔣芸

佃農五十憶平生 - 蔣芸

歲月真是屈指堪驚,原來上一次見到張五常及夫人蘇錦玲已是三年前的事了,還記得當時是陪小雲雀顧媚同去,當時張教授已收藏了小雲雀許多畫作珍品,竟然緣慳一面才有那次因緣聚會,而當時他那家餐廳燕來居仍座落在東海花園張府附近,我們午晚兩餐均作客於此,下午張教授夫婦還陪同我們參觀了郊外的大芬油畫村,喝了下午茶,張教授和此村的裱畫師藝術家們都很熟;很難想像一位他的著述理論及他的演講對發展中的中國經濟影響至大至深的學者竟有如此多方面的藝術修養。
這一位先知型經濟學家在最近花千樹出版的「佃農五十憶平生」中論經濟學的災難性發展,曾剖析自己的思想歷程,並細數當年中國的新制度之下經濟學的發展和後來的災難種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他說:「這學派發展時,我是唯一站在中心的人。」普通的讀者如你如我,又如何能聽得懂看得通這樣博大精深的經濟學理論?站在如今這世紀的燈火闌珊處,思憶起當年一早已洞悉先機的這一位掌燈掌門人,不禁無言。
佃農理論從一九六七年面世至今正好五十年,舉辦今年的研討會議之際正逢教授八十二壽誕,海內外的師友同窗及回港執教的弟子門生加上中國各省縣市的粉絲齊集一堂為教授祝壽,對於一向勸他寫自傳的人, 教授語重心長的說:自傳是一個偉人才有資格寫的……。那就要看我們如何定義偉人了;如果一位專業學者五十年來一直言人之所未言,且他的預言也一一在眼前成為事實,經得起時代的檢驗,那麼他與所謂偉人亦庶幾乎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