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識如廁時 - 高慧然

相識如廁時 - 高慧然

日本傳媒大驚小怪,看到中國公廁的開放式設計,以為發現了新大陸,把電視截圖公開,大呼小叫一番。
很奇怪嗎?不過是為一群人同時去廁所而設計的,有十個八個蹲坑圍成一圈的設計,既無間隔亦無門,如果在中間位置放張矮枱,一圈人可以一起食煙飲茶、指點江山,甚至鋤大弟。也有兩排蹲坑面對面排列,但是不設門,左右兩邊的廁客如廁時隔着條走廊彼此相望,可以交換心得:「咦你面孔都漲紅了,是不是有便秘,拉不出來?」「聽你拉屎的聲音,像是肚瀉,是不是吃壞了腸胃?」中國人除了在微信與微博認識朋友,也大有可能在廁所結識到知己好友。連如廁那麼私密的事都可以一起做,過程中互相觀察、了解,還有比這更親密無間的友誼嗎?
我略有些疑惑,做這等私事,為甚麼不是背對背避免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的尷尬呢?從公廁的設計不難窺視中國人的性格,背對背,是齊心協力、共同防禦外敵的格局。面對面則正好相反,是你防犯我、我監察你的局面。即使在脫下褲子大小便的時候,中國人還是小心翼翼互相提防。無論是多麼親密無間的朋友、親人,無論大家多麼赤裸裸坦裎相對,無論大家如何交換私隱,窩裏鬥,終究是一等一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