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銀行近月力谷稅務貸款,金管局上周五刊發《Complaints Watch》報告提到收到相關投訴,指銀行貸款利率顯示不清晰,故要求銀行列清稅貸產品優惠的「適用人士」,以及不應將現金券、禮券列入年度百份率(APR)。
通常只列出專業人士息率
金管局指,銀行提供不少優惠去吸引客戶申請稅貸,例如現金回贈、現金券等,但實際上並非所有類型客戶均能享受,原因是他們必須要符合某些先決條件。
據資料,銀行將客戶分為多個層次,例如專業人士、一般客戶等,後者須承受較高利率,但宣傳品通常列出專業人士息率,原因是數值較低及搶眼。
金管局又指,銀行提供貸款利率予客戶參考時,必須是清晰及明確,字形要夠大,才能讓客戶容易看見,而且現金券、禮券不應列入APR,利息回贈及利率削減則可計入。另外,未計及優惠的APR亦應分列出讓客戶參考。
金管局亦在刊物中提及,有銀行在為客戶進行盡職審查時,未有解釋清楚收集資料目的,致使被客戶投訴過量收集資料,甚至是侵犯私隱。該局舉例指,銀行或會要求客人提供文件去證明其財富來源,例如教育背景、受聘紀錄、總資產,甚至是資產細項都需要繳交。
金管局指,雖然沒有一刀切方法令盡職審查可滿足所有客戶,但銀行實際應按客戶背景、風險水平去調校盡職審查力度,銀行應盡力向客戶解釋清楚進行盡職審查原因,甚至是在繳交文件上給予選擇。
金管局首9個月收到1,304宗投訴,當中服務態度投訴佔最多,達135宗,其次順序是收費(117宗)、涉誤導銷售(116宗)、客戶條款(105宗)、匯款(100宗)及關閉銀行戶口(100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