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35年】
【本報訊】養和醫院歷年來培訓過不少護士,包括現職副護士長的余秀玲,自1982年畢業至今服務養和逾30年。她說,做學護時的導師十分嚴格,同班同學有一半要留班,有同學取得49.5分僅僅「肥佬」,班上同學為之氣結,「點解半分都唔畀埋?」到真正在病房工作,才知老師苦心,「九次跟(程序)一次唔跟,可能就係嗰次致命」。
曾助臨終者與家人破冰
繁忙工作沒令她忘掉助人初衷,用心聆聽病人心底話,試過幫臨終者與家人破冰,也曾陪伴腦退化症太太到病榻前,助她與亡夫牽手道別。病人的一笑一淚,是她繼續前行的動力。
余秀玲說,醫生每日巡房不過十數分鐘,其餘時間就要靠護士觀察和陪伴。她憶述,曾有病人突然跟她說「我走㗎喇」,當時不明所以,還回說「去邊呀你?」怎知病人翌日凌晨病情惡化,家人漏夜趕至送別,患腦退化症的太太也在早上抵院。余形容那位太太神態平靜、有點呆滯,「但我覺得佢係有情緒,希望佢可以抒發出嚟」。於是她上前以自己體珉令離世病人的手掌稍為暖和些,再輕扶太太的手,領着她與相伴多年的丈夫牽手,太太至此時終於淚如泉湧。「如果就咁拖手,病人隻手一定好凍,太太會驚」。
養和醫院支持護士在職進修,余秀玲便修讀過腫瘤科和傷口科,有時醫生會問她處理傷口的意見,有商有量。她相信,護士將來會走向專業化,長遠盼可設立與專科醫生相近的註冊機制。
■記者袁樂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