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證券公司擬明年推公共年金,針對65歲後銀髮一族;至於本港私營年金,則主攻後生世代,起始供款日更可於零歲起,若每月供400元,直至其60歲,退休後每月可獲得1.85萬元,不過須留意通脹或蠶食購買力。
由零歲開始供款60年
以最近推出的中銀人壽年金為例,其供款期最長可達60年,若果以最低月供金額400元計,供足60年,總供款金額將達28.8萬元,而65歲後,每月收取年金則為1.85萬元,若果長壽至90歲,總獲得年金達554.2萬元。
若果選擇另一種供款方式,以美國萬通年金為例,即僅出生後首5年供款,每月供1,200元,總供款金額為7.2萬元,然後供款人靜待60年,65歲後每月年金達1.86萬元;而若果以相等供款額供10年,65歲後每月年金可達3.1萬元。
不過,女兒近2歲的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表示無甚興趣,「未諗過咁長遠喎,太多近嘅嘢要plan,保險、醫療、教育儲蓄……」又認為退休應自行計劃。他又指假設通脹率2.5%,粗略估算每月1.6萬元的年金,等於現時約3,000多元,「好過冇啦,又唔夠生活嘅,同埋其實個數唔係好誇張箒,通脹同複式效應下差唔多」。
若果以0歲起,每月供400元,供足60年,65歲退休後每月收取1.85萬元為例,若果這65年間通脹率為2.5%,該筆每月年金現值(present value)為3,716元。不過,供款金額亦因為通脹上升而減少,65年後400元現值等於現在80元。
此外,投資這類超長期年金前,亦需要考慮眾多其他因素,例如預期回報未必達標,原因是年金分保證、非保證回報兩項,意味最終獲得年金可大可小。以中銀人壽為例,該公司預期回報率為4.9%,保證回報率則為2%至3%。
參與長期年金亦須留意金融機構穩健度,因為參與期或長達數十年,故此宜選擇財政實力強橫的金融機構。
記者:周家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