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央宣講團一行來港宣傳十九大精神,240餘位港府官員正襟危坐,閉門學習。毛澤東曾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回歸以來首次派團向港府宣講黨代會情況,透露出中央對香港執行「全面管治權」的良苦用心。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對此亦步亦趨,稱講座的目的就是要裝備香港的中高級公務員。
用中共的政治路線來裝備港府官員,對香港來講是禍還是福?是有效還是無用?主講人、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冷溶並不熟悉香港情況,卻被特首林鄭月娥稱之內地專家。其實,中共的歷史早已告訴我們,一黨專制,唯馬首是瞻,專制之下無專家。冷溶在宣講會上稱十九大是「充份民主,高度開放」,我們看到的卻是「不同意的請舉手,沒有,通過」這樣的「充份民主」,以及內地屏蔽境外各大中文網站、肆意刪除境內網站各類信息和言論這樣的「高度開放」。
港人對此耳熟能詳,一些建制派人士,談及宣講團,也聲稱「個個都幾十歲人,邊有咁易畀人洗腦」。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宣講會勾勒出對牛彈琴的政治諷刺畫。在內地,黨管幹部,即黨管飯碗,若官員說不會被中央的宣講洗腦,會即刻被端走飯碗。大陸貌似法治國家,實則如護法大師陳端洪教授所言,中國憲法始終難以進入司法適用,治國只能靠中共行使政治權力。對外進行媒體控制,對內展開宣講活動,都是為中共有效行使權力推波逐浪,美其名曰輿論引導,實為洗腦。
香港為百年法治地區,即便是港英時期行政主導的強勢政府,也受普通法制約,不得為所欲為。回歸以後,憲制上統轄於《基本法》,香港司法獨立的核心並未改變。港人擁護一國兩制,是希望中國對香港統而不治,因為中共那一套權術,在大陸或許有效,若實施於香港,則會毀了這顆東方明珠。特首林鄭月娥對此心知肚明,數年前政改諮詢,她就辯稱「沒說過愛國就要愛黨」。
由此可見,導致近年來香港與中央矛盾的,不是兩制與一國的衝突,而是與一黨的對抗。這種對抗,不僅有反對派的街頭鬥爭和議會內的抗衡,恐怕也包括建制派這種愛國不愛黨的心態。雖然,大陸黨國不分的政治現實,常常使得建制派陷入尷尬之地,不愛黨,又不能惹黨生氣。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宣講耳邊吹,法治吹不走。在中央宣講團的靡靡琴音中,希望香港這頭金牛不會暈頭轉向,亦希望行禮如儀的建制派們,不要忘記底線,在中共的輿論引導中自取滅亡。
沈舟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