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病發兩次打工仔被辭退 不敢出遠門

一日病發兩次
打工仔被辭退 不敢出遠門

【本報訊】藥物治療能控制較輕微的腦癇症病情,中文大學醫學院腦神經科名譽臨床副教授梁浩雲指出,70%患者可以透過服食藥物AMPA受體抑制劑,抑制腦單元放電,把發病次數控制至約兩年一次,餘下約30%藥物療效不明顯者,則需透過切除病源,即發出異常腦波的腦葉手術,才有機會復元。
約20年前患上腦癇症的賴小姐表示,每次發病時雖然沒有明顯的肢體抽搐症狀,但多會感到失神或四肢失去知覺,「好似突然定咗格咁,兼且個人冇晒記憶,會斷片幾分鐘」。她表示曾試過站立工作時突然發病,全身突然動彈不得,上司知悉她患有腦癇症後,建議她主動辭職。

接受切除手術後康復

賴小姐後來確診患上「局灶性腦癇症」,她說,病情最嚴重時每日發病一至兩次,每日也要服用6種藥物,坦言生活受到很大限制,平時不敢出遠門,只敢行屋苑附近的商場,「更加唔好講約朋友出街食飯、行山」。
服用藥物多年來,腦癇症仍然不時復發,她在2010年接受了切除手術後,至今便再無病發,亦毋須再服藥,算是完全康復。她說,康復後自信回復不少,更找到一份稱心的全職工作,亦勇敢地走出社區,重建生活。
■記者于健民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