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失蹤海域現怪聲阿根廷:性質與爆炸相符

潛艇失蹤海域現怪聲
阿根廷:性質與爆炸相符

阿根廷海軍潛艇「聖胡安號」在大西洋失蹤至今超過一周,仍然未有消息。按照計算,艇內氧氣已於香港時間昨日下午用盡,令情況變得更加危急。潛艇失蹤後附近海域曾錄得不尋常的噪音,軍方昨指性質跟爆炸聲相符。
海軍發言人巴爾比(Enrique Balbi)表示,上周三與潛艇最後一次通訊後約3小時,在該位置以北約48公里的海面偵測到一次「異常的水聲」。他之後證實,該聲音不尋常,單節、短促、粗暴和非核,性質跟爆炸相符。
有份參與搜索的美國海軍中尉欣茨(Lily Hinz)亦表示,這響聲並非由鯨魚等海洋生物引起,也不是自然因素造成。有前海軍潛艇指揮官估計,在這種情況下測到不尋常聲音,聲量要相當大才行,是爆炸聲也不足為奇。

「聖胡安號」失蹤逾一周,44名船員生死未卜。

在海軍基地等消息的軍眷焦急不已,友人在旁安慰。路透社

親屬斥海軍反應慢

搜救工作仍在繼續,但南大西洋近日天氣不佳,能見度太低,阻礙了工作進度。由於得知有異常響聲,有了新線索,部份飛機和船隻將會回到先前搜尋過的區域再仔細調查,惟仍未有好消息。
隨着有氧氣供應的黃金時間過去,艇內44人生還機會越來越低,焦急等候消息的潛艇人員親屬心情日漸低落。
有人開始批評海軍對事件反應遲緩,男子伊巴涅斯表示:「他們(海軍)用了足足兩天才開始接受外國援助。」另一名家屬亦指:「當局予人的感覺是猶豫不決,白白浪費了許多時間。」

凸顯軍方資金不足

今次事件凸顯阿根廷軍隊多年來資金不足的問題。有軍事分析員認為,由於數十年前曾經歷軍事獨裁時期,普遍民眾對軍隊印象不佳,因此自1980年代民主化以來,政府一直不熱衷對軍隊加大注資以及強化訓練。
自福克蘭群島戰爭落敗後,軍費佔阿根廷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由2.16%,一度急跌至0.87%的低位,至去年回升至0.96%,但仍比南美諸國如巴西、智利等為低。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