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大言語科學實驗室的研究發現,資深教師的英語發音及口音水平,普遍較資歷淺的教師低,或因早年教師未有接受基準試;有參與計劃的教師則批評政府的語音訓練不足,促增撥資源。
大部份獲豁免考基準試
港大團隊去年初為27位小學教師進行發音改良計劃,發現資歷較深的教師在英語發音及口音水平方面,包括流暢度、用字、文法準確度,普遍低於資歷淺的教師;負責計劃的港大教育學院言語及聽覺科學部博士何瑞清解釋,早年大部份英文科教師入職前獲豁免,毋須考教師語文能力評核(基準試);早年亦有教師以兼教形式開始任教英語,本身英語知識貧乏。
何瑞清續指,曾接觸今次計劃以外的小學教師,當中不少資深教師從未學習基本英語語音。如英語教師未接受足夠或正統的語言學、發音訓練,「學生就會自自然然學咗老師嘅一套」,英語發音亦會與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不同。
參與計劃的陳瑞祺喇沙小學課程統籌主任林惠玲稱,政府現時給予在職教師的培訓不足,「多數都係教學法、閱讀、寫作」,望政府或語常會可投放更多資源於發音訓練。
■記者葉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