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嶼設海岸公園 恐成非法捕魚漏洞

南大嶼設海岸公園 恐成非法捕魚漏洞

【本報訊】海豚生存環境日益惡劣,漁護署計劃將兩個擬議的海岸公園合併,面積達2,067公頃,將是全港最大海岸公園。惟署方因為離島區議會及南大嶼鄉事委員會意見,剔走公園中心範圍75公頃涉及索罟群島內灣的水域,有環團憂慮此舉或成非法捕魚漁船用作逃避執法漏洞。

擬准船限速活動觀豚

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今討論將擬訂索罟群島海岸公園和為石鼓洲焚化爐工程補償的海岸公園合併為南大嶼海岸公園。漁護署和環保署指,合併有助設施維護、執法及巡邏等。擬建海岸公園內將允許船艇在船速限制下活動和觀豚,合資格漁民可在園內捕魚。
漁護署指,在無損保護中華白海豚及江豚主要棲息地前提下,部份海灣剔出公園範圍,現有公園覆蓋主要的海豚棲息地。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環境保護經理李美華憂慮,如果漁船在公園非法捕魚後逃至剔走範圍,署方將難以執法。
此外,政府今年5月邀請房協研究在大欖及馬鞍山郊野公園建公營房屋,涉地40公頃。房協行政總裁黃傑龍稱,已邀請8間大學共12位學者提供專業意見,協助房協揀選顧問公司,料最快明年1月委任顧問公司進行為期最少一年的生態、發展及規劃研究,再決定是否建屋。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