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也是一種欺凌 - 曾志豪

沉默也是一種欺凌 - 曾志豪

欺凌是童年成長的一部份,天下不知有無幸福兒童可以完全倖免於難?
我最早的欺凌經驗是小學三年級,一個同學白色的裇衫不知為甚麼每天都佈滿各式各樣的污漬,最突出的是一隻隻的黑色鞋底印。
推想起來,應該是有同學故意踩髒他的校服,至於是否打倒在地踏上一腳,天曉得。
後來升上中學,班上有一個典型的欺凌對象,就是一個胖子。欺凌胖子的方式真是五花八門,輕微一點,強迫他為全級的女同學評分挑選校花排名,又強迫他供出最新一期的暗戀對象,再把答案告訴女同學,讓他成為全級的恥笑對象。
嚴重一些,屈錢屈請食飯,把他的身體當沙包練拳。還有再離譜的,便是在男更衣室量度他的性器官。
以上種種惡行,我未能全部參與,是否因為自己仁慈善良心地好?也不盡然,客觀原因是,無資格欺凌。我初中階段只是一個又瘦又矮的四眼書呆子,是食物鏈的末端位置,我們沒有資格欺凌人。譬如剛才提到屈錢的事,通常都是班上孔武有力的同學瓜分了,我們這些小嘍囉那敢開口問?又例如練沙包,也是那些大佬輩才有權玩的遊戲,我們這些form溫仔,連在外圍觀賞拳賽的機會都要看運氣。
我要坦白,作為旁觀者,我沒有想過要出手阻止這些欺凌行為;因為阻止欺凌是要付出比起合夥欺凌更多的勇氣。不合群會使你成為異類,欺凌者們不會質問自己的行為,反而會奇怪,你為何要阻止?你和那個被欺凌者有甚麼特殊關係嗎?這些質疑很快會變成巨大的壓力,直至唯一見義勇為的人都覺得心虛怯慌,然後欺凌便無人可以阻止了。
長大後看文革的歷史,發現其實那些揭發批鬥,不等於就是整個國家互相欺凌嗎?欺凌無罪,阻止欺凌的人反而要付上更大的代價。所以對邪惡沉默,是從小便學懂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