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十歲以下(U20)國家足球隊在德國進行友誼賽,其間有觀眾展示代表藏獨的雪山獅子旗而球隊罷踢25分鐘,直至示威者收起旗幟,賽事才得以繼續進行。成了國際焦點,而最終中國以0比3輸波。
多年前,我曾是國際人道救援組織Mercy Corps的亞洲區總幹事,了解到大小型球賽的「互動」是用來緩和緊張氣氛,不同形式的球賽未必能修補社會撕裂,但至少令參與者增加溝通機會。在非洲有不少國家內戰及周邊戰爭頻密,足球友誼賽是共通語言。
入場球賽觀眾高舉一些旗幟,是無權者吸睛的有效方法之一。德國場地的負責人表示,他們沒有對舉西藏旗的行為施加壓力,因為「西藏人和中國人同樣有懸掛自己旗幟的權力」。看到中國國家隊U20罷踢,凸顯我國的「體育精神」成為多少人的反面教材。我不同意罷踢的做法。還有,U20的年輕球員,中國現在雖然是「強國」懂得印銀紙,但我們不可能不審視中共自家對別人造成的歷史創傷,是施暴者的角色。罷踢維護中國,其實是否在國內讀不到中共接近60年前對西藏的殘暴歷史?
在德國,最重要的基本權利包含了言論自由(Meinungsfreiheit)及集會自由(Versammlungsfreiheit),中國國家隊U20的罷踢行動,筆者相信是更高領導指示才作出此舉動。但年輕中國球員又是否會知道,德國經歷了悲痛的歷史才爭取到民主,而德國公民可以在公開場所,用「引人注目的方式」表達訴求。這種訴求,就算一撮人感到不快也應體諒。無權者資源不足,他們處於某種狀況下能夠表達訴求從而得到關注。
新聞圖片令世界看到,高舉西藏雪山獅子旗的幾名示威者包括了西藏人及白人。1959年西藏被中共的血腥鎮壓,迫使10多萬藏人穿越喜馬拉雅山脈,追隨達賴喇嘛流亡國外,暫居印度山上的達蘭薩拉至今。這個位於印度北部的小山城,令西藏民族及文化得以重生。亦有不少藏人流亡國外,部份也成為了德國公民。這段西藏的悲痛歷史,年輕的中國球員有多少人會知道?在開放的社會,德國人會知得更多。
我認識的西藏,並非中國一部份,2019年便是「西藏抗暴」60周年。流亡藏人希望回家,現時中國四分一的版圖在筆者認知的西方歷史描述當中是屬於西藏國領土,這是中共的「真佔領」。
西藏流亡政府希望和中共達致「中間路線」多年來沒有進展;另一邊廂看現在習近平的強硬路線:對信仰的打壓,掛上習主席的肖像「有飯開」,一手硬一手軟威逼利誘策略。香港人對於這個西藏小民族的不屈掙扎,以及審視現在中共對香港的強硬路線,更需要關注自家日後的處境。《經濟學人》在2017年6月說到「香港將會是下一個西藏」,其實距離不遠。
http://Facebook.com/2047HKMonitor
錢志健
資深對沖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