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人大代表年底換屆,港區人大常委范徐麗泰接受傳媒訪問時,表明不再尋求留任,也同時批評香港很多新一代的從政者「恃票傲物」,拒絕理解及溝通。她認為這是導致香港社會撕裂及議會對立的主要原因。
范太可以經常高調指點江山,教育香港人應該如何愛國,原因當然是因為她本身也可以說是政壇的元老級人物,曾經擔任主權移交後的立法會主席,擔任人大常委也已是經年。不過,不久之前她還公開說自己也說不清楚多年來在這個崗位為港人爭取過甚麼。按道理,她應該是代表香港人發言,但似乎擔當這公職這麼多年,從來不需要向市民交代。她能夠長期盤踞這個崗位,也不見得是得到由香港市民授權,純粹只是一個由長官意志控制下的體制,透過小圈子選舉產生。爭取不到甚麼,或沒有為香港人爭取甚麼,也絕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過去多年來,她不時以港區人大常委的身份公開發表談話,又接受傳媒專訪,但言論往往引起爭議,甚至引來不少人的抨擊,例如說香港年輕人敵視國家是因為老師反對共產黨,又呼籲年輕人如果對制度不滿大可離開香港。但就算是這樣,仍然無阻她不時充份發揮毋須廣大香港人投票授權,仍然可以「無票傲物」的超然身份。
當然,在中國特色的民主集中制,大部份香港人也心知肚明制度設計的目標,就是要讓當權的中共可以不受挑戰。至於那些人大常委或人大代表是否真的可以當仁不讓為民喉舌、監督政府,絕大部份市民已經是不存盼望了。
范太這一次的發言如果有正確之處,可能只是指出了近年香港社會的對立加劇,不同派系的議員互不相讓。表現在議會的操作過程中,透過分區直選的部份民主派的議員與建制派的議員關係越來越緊張。當分歧變得如此嚴重,大家都無面畀,議會確實越來越多劍拔弩張的場面,正常的立法及各種體現議會憲政責任的工作效率難免受到拖慢,也令社會對立的氣氛進一步顯現。
出現這一種現象,真的只是部份新晉議員「恃票傲物」嗎?其實經過這麼多年的爭論,香港政制的核心問題已經十分清楚,首先就是作為最高民意機關的立法會,仍然有一半議席是以小圈子的方式產生,其中有十多位議員是完全毋須選舉便自動當選,部份更是在議會多年在冇競爭下一再連任,議政水平低下,也不見得有甚麼建樹。
特首功能組別缺民意授權
早在主權移交之前,社會上已經有廣泛的共識,就是要逐步減少以至取消功能議席。部份屬於建制派的政壇元老,也指出當時大家都有共同的理解,功能議席只是過渡性的安排。根據《基本法》,立法會議席也應該逐步邁向全面普選。但主權移交已經超過二十年,現在就索性說功能議席選舉也是普選的一種,又說功能議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明示短期之內不會削減。而且,越來越多功能議席選出的議員,依恃制度設計賦予的優勢,一再以分組點票這個機制,把符合主流民意的議案否決掉。這一種制度造成的「無票傲物」效果,才是令議會矛盾越來越大,議會公信力越來越低的主要原因。
就算特首選舉,也同樣面對這樣的問題。無論建制派中人、中聯辦官員如何強詞奪理,說特首地位超然,但缺乏民意的授權,始終令歷任特首都無法打破施政的困局。
香港今天面對的社會撕裂及矛盾對立,除了是因為對上一輪政改方案引起強烈的爭議及反彈之外,歸根結柢,始終都是行政長官及其管治團隊,以至立法會都缺乏足夠的政治認受性。要行使公權力,自然要向市民交代。但擁有選票、得到市民及民意授權的分區直選議員,卻面對建制力量的「無票傲物」。面對制度設計造成的限制,又要向投票把他們選出來的選民交代,除了拒絕向扭曲了的制度低頭之外,難道還要拿着選票做鵪鶉,任由政府及建制陣營予取予攜?
把香港今天困難的政治局面歸咎於少數新晉議員「恃票傲物」,顯然是毋須市民投票便可以坐上國家領導層的政治寄生蟲的另一次倒果為因。
鍾劍華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